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时间:2016-03-01 03:28: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等 教学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见。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时分配 4课时 信息窗一——阿福做上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里米的长度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里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学生学习过程 一 、导入 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是要“量体裁衣”。只有量的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想知道吗? 二、新课 1、投影出示书75页情境图 谁能看着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 2、是啊,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一说? 学生同位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学生可能说: 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捺不一样长 应该用一个人的捺去量 应该用尺子去量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小结:同学们,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就是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板书:厘米 3、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互相说一说,你知道有关尺子的哪些知识? 1)先在小组中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结:尺子上有刻度,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3)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指给你的同位看一看。 4)想一想:你还能指出哪一段也是1厘米? 5)用自己的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6)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7)观察你的尺子,你知道从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吗?0刻度到7刻度之间呢? 4、认识了厘米,我们就来测量一下自己的一捺有多长,好吗? 学生自己测量 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讨论:哪种测量方法好呢? 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教师边示范边介绍)投影 那么,谁来说一说小徒弟一捺有多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投影书76页图 三、拓展练习 大家表现的都很出色。如果老师想请你们帮阿福量一量他的领口、袖口一圈的长度,你们能行吗? 在小组中,一人扮阿福,其余同学想办法测量。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阿福做上衣 厘米 作业设计: 回家做相关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7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厘米和一厘米的概念;会用尺子来量线段的长;在生活中深化理解厘米的长和认识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厘米和一厘米的概念;会用尺子来量线段的长;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学生学习过程 一、出示书77页自主练习 1、第一题 图片上有两个图形,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三角形和长方体 每个图形每一条边上都有一个括号和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的意思是——厘米 这是要让我们干什么?(量一量每一条边的长) 你会量吗?学生自己测量三角形中各线段的长度,填在书上。 交流测量的方法结果: 你是怎样量的? 有没有不同的量法? 哪一种方法更好? 用你认为好的方法量一量长方形各边的长。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会有对边相等只量一边的做法,鼓励,但不做要求) 2、填一填 小蟋蟀能跳多远? 填一填。 学生独立观察,填写结果。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现在小蟋蟀跳了多远?是16厘米吗?为什么? 学生说答案,并说明理由。 先估计,再与你的同学相互量一量。 想知道你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先猜一猜,再量一量,可以同位合作,看一看,你猜的准吗? 向猜的准的同学取取经,问问他们是怎么猜的? 有了上次的经验,你现在一定猜得更准了,猜一猜你的一诈有多长,再量一量。 二、练习 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你喜欢的物体,同位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下来。 作业设计 回家量一量爸爸妈妈手掌的长度,爸爸妈妈的一诈有多长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信息窗二 ——阿福做长袍 教学内容 书78页信息窗二。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目标: 认识计量单位米,在具体操作中感受米的作用和长度。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能够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灵活的选择和使用多种测量工具,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教学重难点 认识厘米、米,联系生活知道1米和1厘米的长。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教学准备 软尺、米尺、实物投影仪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阿福做上衣,没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师傅的一诈和徒弟的一诈不一样长,阿福的上衣没有做成功。现在,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它是——厘米,做起衣服来就请松多了。这节课,阿福要做一件长袍,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新课 1、投影出示书78页图 1)自己看一看,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指生答 3)师傅说是1米,徒弟说是100厘米,那么究竟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对知识丰富的学生进行肯定,但不做要求) 2、要想知道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先要知道,到底1米和100厘米有多长呢? 1)出示米尺 这是一根米尺,它的长就是1米。 2)我们在黑板上画下来,这条线段的'长也是1米。板书:1米。 米还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3)现在同学们拿出你的软尺,在软尺上找一找,哪是一米?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1到101也是1米,鼓励,但不做要求。 4)你能用你的双手来比量一下1米有多长吗? 5)现在你知道了一米有多长,那你能不能来估计一下,哪些东西的长大约是1米? 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测量,巩固长度的概念。 有些物体不是正好的1米,我们可以用比1米多一些或少一些,比1米多的多或少的多。 6)同位合作,用你手里的软尺量一量还有哪些东西也是1米? 3、看来师傅说的有道理,阿福做的长袍的确是1米,那么徒弟说的对不对呢? 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让我们再拿出软尺,找到1米的位置,看一看,除了写着一米,这里还有些什么字?(100厘米) 原来1米就是100厘米,1米里面有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伸开的两臂长约是1米,伸开的两臂长约是( )厘米, 讲桌的高度大约是100厘米,讲桌的高度大约是( )米 4、那么,究竟是师傅说得对,还是徒弟说的对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帮助阿福做了长袍认识了米,知道了1米有多长,100厘米有多长,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1米里面有100厘米,1米其实就是100厘米。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跟米和厘米关系密切的事物,好吗? 板书设计 阿福做长袍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跟米和厘米关系密切的事物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79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认识计量单位米,在具体操作中感受米的作用和长度。能够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灵活的选择和使用多种测量工具,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量单位米,在具体操作中感受米的作用和长度 教学准备 软尺、米尺、实物投影仪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阿福,我们帮助阿福做了上衣和长袍,认识了两个计量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知道了1米里面有100厘米,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练习 1、连一连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和“米” 铅笔的长是15( ) 课本的长是24( ) 教室的长是8( ) 操场的长是150( )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

答案。请回答正确率比较高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们发现,在做题的时候还要根据我们的生活动动脑筋,才能做的正确。 投影出示书79页练习 画面上有些什么物体? 下面的一行是它们的长度,请你给上面的一行物体找到合适的长度,把它们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指生答。 你还能用厘米和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可以怎样量?在空格内打“√” 我们量物体有很多种方法,你都会怎样量? 光是会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