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经典3篇】

时间:2014-04-07 01:26: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 篇一

《比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通过教研课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研课教案中,老师首先会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不同长度的铅笔、不同大小的水杯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开始认识比的概念。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比的表示方法,比如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比较关系。

接着,教研课教案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比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容量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比的认识。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比的概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比赛谁更高”、“比赛谁更重”等游戏,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比的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趣味游戏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希望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 篇二

《比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通过教研课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研课教案中,老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并掌握比的表示方法和比较关系。

教研课教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比如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用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比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研课教案还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比较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较谁跳得更高、谁跑得更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的概念,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趣味活动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概念,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希望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 篇三

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

《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例1:一个长方形长3米,宽2米,你能求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的图形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比)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1)周长和面积 (2)长比宽多几米?(3)宽比长短几米?(4)长是宽的几倍?(5)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哪些问题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与宽的另一种关系:比。 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 (一)认识比 ((1)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学生自学课本,看看谁能弄懂这一部分内容。---去掉) (2)交流小结: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记作3:2 宽和长的比是2比3,记作2:3 (3)说一说:2∶3和3∶2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是几? (教师指出比是有序概念,颠倒比的前项和后项,意义会发生改变) (二)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有一种消毒液,它的使用说明是这样的:使用时按1:20的比例)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 (1)指图中的1∶20,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去掉)你知道1∶20表示什么吗? (2)把(这种消毒液)(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 去掉)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消毒液)(洗洁液 去掉)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20)(1:4去掉)表示1份(消毒液)(洗洁液去掉)要加(20)(4 去掉)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消毒液的20倍)(洗洁液的4倍 去掉),(消毒液)(洗洁液 去掉)的体积是水的(1/20)(1/4 去掉。) 三、(自学课本 什么是比请同学们看书上是怎样说的)(教学例2: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小军15分钟走900米,小伟20分钟走900米,他们两人每分钟各走多少米? 1、 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 学生计算答案,汇报交流。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小军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让学生初步体会比的意义)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小伟的路程与时间的比让学生初步体会比的意义 去掉)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

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明确了比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算一算,上述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多少?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说说这几个比值分别表示什么? 3、 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出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的等式,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四)练习 1、 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标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3、教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 (五)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课件设计意图:表格的出示让学生直观得感受比和分数、除法的区别和联系) 4、 知识介绍: 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听说过著名的“黄金比吗?” [课件介绍“黄金比” ]。 (课件设计意图:通过黄金比的介绍让学生感受比的应用价值,体会黄金比设计出的图形给人以美的感觉) 五、课堂检测: 1、练习十一:1. 2 、讨论:妈妈洗衣服时,30克洗涤液要兑水5千克水,那么洗涤液和水的比是30:5,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2 : 3 前项 比号 后项
教研课教案《比的认识》【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