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精简3篇)

时间:2015-05-05 05:17: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一

在教学中,分数与除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而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教案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份针对分数与除法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2. 能够掌握除法的概念,灵活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3. 能够将分数与除法进行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等。

2.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及运算方法。

3. 分数与除法的结合: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与除法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以及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分数与除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与除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二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数与除法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教案,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分数与除法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2. 掌握除法的概念,灵活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3. 将分数与除法进行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等基本概念。

2.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及运算方法。

3. 分数与除法的结合: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与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以及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分数与除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与除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三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数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简单分数的基础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前四课时,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设计理念:

  1、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树立新的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引起学生思考的。这节课,我不想把知识、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探索发现新知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获取知识。

  2、重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者、执行者走向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把原来教材2课时放在一个课时教学,体现了大容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

  94=9/4

  a8=a/8

  ab=a/b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 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

  5/6= ()() 13/15=()( )

  12/7= ()() 100/6= ()( )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 2 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