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11-08-09 02:27: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一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能够朗读《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

4.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并展示给同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重要词语。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乌鸦这个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 教师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学生分组复述故事,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并进行展示。

6. 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堂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在描述乌鸦形象这一环节,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加训练。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时,需要更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答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二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能够朗读《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

4.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并展示给同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重要词语。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乌鸦这个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 教师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学生分组复述故事,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乌鸦的形象,并进行展示。

6. 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堂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在描述乌鸦形象这一环节,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加训练。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时,需要更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答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朗读理解《乌鸦喝水》故事的内容。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3. 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朗读理解故事内容。

2. 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 理解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1. 《乌鸦喝水》故事书。

2. 故事中的图片或幻灯片。

3. 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情节复述(10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讨论故事中的道理(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是什么,为什么乌鸦会帮助蚂蚁。

5. 问题探究(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6. 课堂小结(5分钟):

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故事中的道理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问题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理解助人为乐的道理。同时,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四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各种瓶子若干个,小石子若干个 2、动画课件(格式不对,只能链接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ejian/tb1x/200901/t20090107_543003.htm) 教学过程: 一、 猜猜字谜,入课文 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来猜猜字谜吧。 一字有十口,现在没有古代有。(古) 家中人一口。(合) 悄悄蒙上小鸟的眼睛。(乌) 能给“乌”字找找朋友吗?乌云、乌鸦…… 老师选一个词写在黑板上会写“乌鸦”,我们通过谜语学会了“乌”字,能不能把“鸦”字也编成些什么让大家更容易记呢?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牙”和“鸟”,一只“牙多多”的小鸟不就是乌鸦吗? 一起念念,猜猜后面老师会加什么字(板书“乌

鸦喝水”,今天我们要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先来听听吧,(教师朗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理思路 教师:老师故事讲得怎么样?同学们来评价一下。 老师能把故事讲得比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读了很多遍,如果同学们也读上几遍的话,也一定能讲得很不错,下面我们就拿起课文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在做什么呢? 找水——想办法喝水——喝水 三、 细读课文,谈感悟 1、教师:乌鸦是怎么找水的.呢? (1) 找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①它怎样找水?到处:处处,去了很多地方。它可能去过哪呢?当时心情会怎样? (2)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一演,其他同学给他作讲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2、会背这句话了吗?老师把句子擦了只剩两个字你来背一背。 喝 渴 (1) 辨析组词。 (2) 选词填空。 小弟弟口( )了,要( )水。 大热天,流汗多,容易口( )。 今天真热啊,真想( )冰饮料。 再用文中的话,说个句子,把这两个字都用进去。 3、乌鸦找到水了吗?怎么喝到水的呢? 找到水——喝不到水——想办法 (1) 找到水与喝不到水之间用了一个什么词连接?“可是”你能不能用它说句话? (2) 喝不到水乌鸦放弃了吗?没有,它想办法解决,想办法需要时间,我们给乌鸦点时间,听首歌,我们自己也想想办法。听歌曲《乌鸦喝水》。 4、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想了个什么办法呢?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 教师用装了些水的瓶子作演示。 (2) 同学仔细观察,看看起了什么变化。 (3) 看水的变化体会“渐渐”的意思。 (4) 乌鸦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办法呢?因为它仔细观察,爱动脑。 四、总结课文,动脑筋。 1、这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 2、你们也想想如果你是那只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会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喝到水呢? 3、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回家试一试,用实践证明你的方法是不是真的可行。 教学反思:《乌鸦喝水》是一篇老课文,在自己读小学时就已经认识了这只聪明可爱的乌鸦。之所以选这篇课文进行公开课教学不仅因为和这只乌鸦是老相识,觉得亲切,还因为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内容生动有趣,很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教学这篇课文有三个目标需要达成,首先认读9个生字,要求会书写的有6个。第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线索。最后是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根据这三个目标我设计了这节课,以求做到识字教学简单有效,朗读训练到位有效,道理体会自然而然。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自己有一种随便散漫的教学状态,在课的后半节教师自身的语言随便而不精练,使课显得很不精致很不精练。特别是体现在通过实验教学“渐渐”一词,教师自身语言太多,忽视了学生自己观察和体会。想着通过语言来达到对词的理解,其实有时是越讲越乱,让学生静静观察瓶中渐渐上升的过程反而更好些。在课上也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吝啬了对学生鼓励与表扬。     上一次公开课,其实也是对自己近段时间教学理解的外现。现在对上课有种无畏的感觉,但其实正是无知才无畏吧。希望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让我也能无知变有思。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优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