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1-07-07 05:30: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一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常规和要求,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份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篮球基础技能——传球

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传球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掌握正确的传球动作;

3.能够进行简单的传球练习;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篮球;

2.传球训练器材;

3.班级分组表;

4.教学PPT。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PPT介绍传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球的兴趣;

2.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传球动作,让学生观察;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传球练习,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进行团队传球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传球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传球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传球练习;

3.学生能够在团队中积极配合,完成传球比赛。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篮球传球技能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二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常规和要求,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另一份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跳绳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跳绳的好处和技巧;

2.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

3.能够进行简单的跳绳训练;

4.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

教学准备:

1.跳绳;

2.计时器;

3.班级分组表;

4.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教学视频展示跳绳的好处,激发学生对跳绳的兴趣;

2.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跳绳动作,让学生观察;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绳训练,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并给予指导;

4.比赛:进行跳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跳绳的好处和技巧。

教学要求:

1.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

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跳绳训练;

3.学生能够提高协调性和耐力。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跳绳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三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常规和要求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案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体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能要领;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

1. 运动项目介绍:介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2. 基本技能训练: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进行基本技能的练习;

3. 规则讲解:详细讲解各项运动的规则和比赛流程;

4. 模拟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让他们实践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

2.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引起学生兴趣;

3. 分组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4. 讲解运动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的基本要素;

5. 进行模拟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包括技能掌握情况、团队合作等;

2. 进行小测验或问答,考察学生对运动知识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以上体育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和协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健康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四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教案,并按计划上课。

  (二)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场地器木材、学生着装和课堂教学的安全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三)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做好见习生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一)整队集合

  1、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组织学生,体育委员须在教师指定的位置迅速集合整理队伍,检查出勤人数和着装,并向体育教师报告。

  2、师生互道“问好”。

  3、体育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安全要求。

  (二)热身运动

  1、安排适量的队形队列练习。

  2、做好适合本课教学的热身运动,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包括各种徒手操或器械操,慢跑等。

  3、针对上课内容的专门XX活动。

  (三)技术学习

  1、体育教师要有技术动作的示范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术语准确,语言精炼,示范位置要恰当。

  2、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学习难度和要求的练习,因材施教,力求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3、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练习手段和方法。学习的组织,要体现认知、掌握、巩固、提高、发展的过程。

  4、组织学生学习要有个人自主体验和小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每节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原则上不低于45%,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

  6、提供学生示范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

  7、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和安全防护等知识。

  8、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状况,对因身体不适难以完成练习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与校医联系妥善处理,并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四)教学结束

  1、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2、集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组织学生做好器木材的清点回收工作。

  4、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后反思

  应撰写教学反思。(从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体能的促进、参与积极性、心理意志品质的提升、集体合作及交往能力的提高等;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有效教学、有效组织等方面写。)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五

  教学指导思想: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健身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性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学情分析

  所任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小学属于低段阶段,他们年龄较小,稚气未脱、好奇、好玩、喜欢模仿且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与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有意注意时间教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身心的愉悦。

  教学内容:

  体育游戏喊数抱团、原地高抬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原地高抬腿跑的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原地高抬腿跑的技术动作,促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做高抬腿练习时摆动腿要抬高

  教学难点:

  做高抬腿练习蹬地时腿要充分伸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时间3—5分钟)

  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准备活动(热身跑)

  2、徒手操练习(活动各关节)

  3、老师领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振臂运动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弓步压腿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3、游戏(喊数抱团)

  游戏目的: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其分析、判断及反应能力。

  准备工作:

  平坦的场地一块。

  游戏规则:

  (1)听数抱团时,不得因人数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喊数后,教师要读“秒”,以限制学生反应的时间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令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沿逆时针方向慢跑或做行进间徒手操,当教师突然喊:“4个”、“2个”、“6个”等数字时或说出简单的算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学生应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数字或所计算出来的数字抱成一团,最后剩下没有及时抱成团的人受“罚”。

  教学教法:

  (1)学生人数多与少决定所喊的数字,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2)此游戏中的慢跑可改为走或行进间操等形式。

  (3)抱团后剩下的人,可令其做一节操,或做某种素质练习及其它形式的活动,以示惩罚。

  4、原地高抬练习

  (1)动作讲解:上体保持正直大腿高抬,摆动腿要抬高,蹬地腿要充分伸直

  (2)老师示范

  (3)教学步骤:

  1、先原地高抬腿走练习;

  2、从低到高的原地高抬腿跑;

  3、大腿触手掌心的原地高抬腿跑;

  (4)自己做放松练习;

  (5)自由活动。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在练习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习,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特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知道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习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趣味点:

  1、用人体设置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五、设计思路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教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 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习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习。在练习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六、场地器材设置

  一片足球场 小足球(纸球)40个 跨栏架6个

  七、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2.生理效果预计:由于本课是新课,负荷适中,但练习密度较大。平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八、本课特色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学生运动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游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喜爱,根据这一情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娱乐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近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备注:本主题单元计划共5节课,比赛课为第3课时—“快乐的小足球”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