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9-01-09 02:27: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体育教案 篇一

主题:足球传球技术训练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足球传球技术,包括内侧脚背传球、外侧脚背传球和内外侧脚背传球。

教学内容:

1. 内侧脚背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外侧脚背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3. 内外侧脚背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等

2. 示范内侧脚背传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示范外侧脚背传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4. 示范内外侧脚背传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5.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传球练习

6. 游戏实践:进行足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传球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内外侧脚背传球的动作要领,提高传球准确度

难点: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传球技术,找到合适的时机传球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游戏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估其掌握传球技术的程度,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延伸活动:可以邀请学校的足球队员来为学生进行示范和指导,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小学体育教案 篇二

主题:篮球运球基础训练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技术,包括直线运球、换手运球和变向运球。

教学内容:

1. 直线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3. 变向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篮球拍打、跳绳等

2. 示范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示范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4. 示范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5.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运球练习

6. 游戏实践: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运球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换手运球的技巧,提高运球速度和灵活性

难点:在比赛中灵活变换运球方式,迷惑对手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游戏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估其掌握运球技术的程度,鼓励学生在比赛中多尝试运用不同的运球方式。

延伸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视频,让他们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和战术,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促进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能力提升。

小学体育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奥运知识竞赛

  教学目标

  1、能知道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

  2、能了解奥运会经历了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两大阶段。现代奥运会又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两大类,以及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3、能积极参与活动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主动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必胜的信心。

  1、各小组按要求坐到各自的位置。(事先分好组,并布置好比赛场地)

  2、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进行奥运会知识竞赛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你们的口号是……

  各小组按顺序喊出自己的口号。

  师:老师相信你们在比赛中一定会成功的!让我们一起说:“相信自己!耶!”

  师生一起做出“V”的手势,表示成功。

  二、竞赛开始,鼓励学生沉着应战,赛出好水平

  1、师讲解竞赛的规则:我们的竞赛题分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种。必答题(12道)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由老师出题后,各组鸣哨抢答,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但抢答是须在老师说完题目后方可鸣哨,否则扣10分;风险题每题20分,答对得20分,答错扣20分。每小组的基分是100分,最后以得分高低得出名次,如得分相同,则名次并列。

  2、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要沉着、冷静。

  3、竞赛开始

  4、师讲解比赛中没有答出和答错的题目。

  三、

总结、颁奖

  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本次竞赛中的表现,并自己奖励、鼓励自己。

  2、学生互评:由组长为代表评价本组和其他组、本组队员和其他队员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并为今天表现突出的组或同学发奖。

  3、师评:按得分情况及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为学生颁奖。(颁奖进行曲)

  四、课的延伸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就象我国的体育健儿一样。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在赛场的英姿!

  1、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和比赛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奥运会的魅力!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如何更好的学习优秀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积极投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中去。

  五、课外拓展

  1、将你了解的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在课后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2、积极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信息。

  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

  2、要求学生按组合作,通过各种媒体获取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3、各组准备好本组的口号及奖品若干(五角星贴花)

  二、教师准备:

  1、哨子6个、投影仪一台,录音机一台,《颁奖进行曲》音乐带

  2、课件:奥运会开幕式及比赛的精彩片段

  3、奖品若干(运动图案的贴花)

  4、竞赛题库:

  必答题

  (1)奥运会经历了哪两大阶段?

  (2)现代奥运会分为哪两大类?

  (3)什么叫奥运会?

  (4)现代奥运会是何时开始的?

  (5)奥运会每几年举行一次?

  (6)奥运会会徽是什么?

  (7)奥林匹克的格言是什么?

  (8)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

  (9)到20xx年止共举办过多少届奥运会?

  (10) 夏季奥运会不得超过几天?

  (11) 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几天?

  (12) 第29届奥运会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行?

  抢答题

  (1)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的?

  (2)奥林匹克环各是哪几种颜色?

  (3)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哪一年?

  (4)现代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是谁?

  (5)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在金牌榜和奖牌榜排在第几位?

  (6)我国体育健儿在第几届奥运会上获得15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风险题

  (1)我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2)五环中的五个颜色各象征着哪五大洲?

  (3)目前,冬、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共多少个?

  (4)现在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加入了国际奥委会?

  (5)什么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6)第26届奥运会上在哪里举行?我国共获得金牌几枚?共获多少枚奖牌?

小学体育教案 篇四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

  一是过高低竿,

  二是过平行竿,

  三是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

  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习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习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习,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习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的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习,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习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是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习,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习。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给你会不喜欢呢?

小学体育教案 篇五

  教材

  一、跳绳:跳短绳(考核)

  二、自选项目:排球或篮球

  任

  一、通过跳短绳的考核,检测学生跳绳能力,掌握技术情况,发展跳跃能力。

  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

  内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动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队

  2、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

  基本部分

  一、跳绳:跳短绳

  (考核)

  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练习项目(排球或篮球)

  一、组织:共分四组分别考核

  教法:

  1、宣布考核方法,注意事项及要求

  2、编组考核

  3、根据学生兴趣安排其它练习项目

  二、组织:自由形成小团体,锻炼或比赛

  教法:

  1、教师布置器材,观察

  2、小组长负责

  一、练习: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学生练习

  3、考核开始

  *、要求:听从指挥,遵守规则

  二、练习:分别在球类场地活动

  *、要求:听从组长领导,自觉遵守纪律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模仿

  2、学生听,提问

小学体育教案 篇六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掌握跳长绳的多种方法,并在学习中学会体验合作与助人的快乐,提高跳长绳的方法。

  学习内容:

跳长绳

  学习步骤:

  一、积极游戏乐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左转走队列要求。

  3、全班分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充分活动开。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跳长绳

  重 点:不同的跳长绳的方法。

  教师活动:1、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8字跳长绳。

  2、由8字跳长绳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跳长绳动作,并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了解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1、根据自己跳长绳的动作掌握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组进行练习,在练习中相互帮助改进动作。

  2、积极思考,大胆地尝试多种跳长绳的方法,并乐于向别的小组学习,学会在观察中学习。

  3、积极地参与展示活动,努力把自己的学习表现展示给大家,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4、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长绳

小学体育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