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1-04-06 03:37: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一

主题:《草莓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掌握描述草莓外形和味道的词语;

3. 培养学生对草莓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草莓的外形和味道的描写;

2. 学生对草莓的感受和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图片和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草莓的兴趣;

2. 学习:教师讲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草莓的外形和味道;

3. 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草莓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4. 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采摘草莓的过程,感受草莓的鲜美;

5. 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表达对草莓的喜爱和保护。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总结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草莓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二

主题:《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

2. 掌握描述小猫、小鱼等角色的形象描写;

3.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描述小猫和小鱼的外貌和性格;

2.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情绪,引入故事《小猫钓鱼》的主题;

2. 学习: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写小猫和小鱼的外貌和性格;

3. 演练: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4. 创作: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创作小猫钓鱼的续篇或改编;

5. 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 通过学生的创作成果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 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

  2、 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课前准备:

  1、 课本插图投影片。

  2、 例文录音。

  3、 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

  4、 好词语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

  二、 读懂例文

  1、 指导看图。

  (1) 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啊?指名说。

  (2) 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

  说给小小组的同学听。

  指名说。

  (3) 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啊。

  2、 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

  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杜小虎写的《我的自画像》,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

  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

  三、 指导习作

  1、 学生给自己画像

  2、 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

  3、 自由地把画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做“猜猜看”的游戏。

  (1) 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请把自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

  (2) 睁开眼睛,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猜猜看,他们都是谁,把名字写在相应的画像旁,并说说你猜出的理由。

  (3) 学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

  4、 学生练说。

  (1) 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就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

  (2) 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

  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美丽大方帅小伙

  愣头愣脑憨厚

  5、 学生练写。

  (1) 学生写草稿。

  (2) 指名读。

  (3) 师生评议。

  (4) 学生誊写。

  (5) 习作和画像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1、准确读出汉字的音,读准音节的声调。

  2、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3、认读用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懂得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4、学习节气歌。正确、流利地朗读节气歌,并能背诵。

  能力目标:

  1、借助拼音读儿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练习写笔画少的字,把字写的匀称、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准确读生宇、词和句子。朗读背诵节气歌和儿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为主。

  教学准备:

  1、音节卡片、不同声调的活动卡片、词语卡片。

  2、写有节气耿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3、配合儿歌的彩色图片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完成第一—三题)

  一、 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

  出示带活动调号的音节。

  指名认读,然后请6名学生到讲台前,每人完成一张卡片。其它同学自己写在书上完成。

  1、同桌互相检查。

  2、6张卡片,集体订正。

  3、再用6个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8个音节词,让学生心里拼读。

  (1)指名8名同学,看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其余同学自己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错的地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今后注意。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2、本题出现的词语都是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如果学生读音有困难,出现回生的现象应及时提示。

  3、读词语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或相关的名胜古迹等。如:洛阳,洛阳有龙门石窟。

  杭州,杭州西湖风景很美。瑞雪,瑞雪兆丰年。欧阳,欧阳是姓,是复姓。中山陵,中山陵在南京等等。

  第二课时

  (完成第四一五题)

  一、完成第四题

  1、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词要读连贯,句子要读得通顺。

  (1)要求学生先小声自由读。

  (2)再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幻灯投影儿歌的彩色图片。

  (1)借助彩图理解儿歌内容。

  (2)第一小节中出现了谁?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一小节出现了晨光、风、树、鸟和云。先是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3)第二小节出现厂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

  (第二小节出现了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上,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3、热读儿歌。

  (1) 学生每人读一句,开

  火车读。

  (2) 分组轮读,每组读一句。

  (3) 指名读全文。

  (4)指名试着背诵全文。

  二、完成第五题

  出示写有节气歌的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1、学习朗读节气歌。

  (1)指名读。分句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读后谈谈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叫节气歌?(读起来很顺口,我还觉得节气歌是跟节气有关系。)

  告诉学生:同学们的想法很对。读起来顺口,而且“天”、“连”、“寒”这三句话最后的一个字的音节里都有“n””读起来上口好读。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行:春雨惊春清谷天,认真想想有几个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只用了一个字,这是第一行。)这4行都是这样。

  提问:谁说说“暑相连”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小暑和大暑。小暑完了就是大暑。)

  第四行的“小大寒”是什么意思?(就是小塞和大寒。)

  (3)要求学生小声自由熟读节气歌。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每人背一句开火车背诵。全班集体背诵。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读懂就容易背诵了。节气歌就是指二十四节气。

  三、总结

  我们完成了复习一的各项练习。我们复习了汉语拼音,读了字和词,学习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儿歌,学会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下来,我们学得很好,相信同学们今后会学得更好,

  写字

  1、准备小黑板或投影范字。

  2、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老师强调:写独体字时,要注意掌握每一笔,严格按田字格的要求进行书写,最后写出的字达到匀称、美观。

  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弓,三笔写成。适当写宽些。第一笔从左上格起笔,折笔到中竖线刚过,第三笔要写扁一些。

  兵,写在正中,第二笔写长,三四笔写短写,第五笔要长,撇、点靠近些。

  谷,第一、第二要小,第三、第四笔要大,口字写在里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把字写偏或写出格,要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 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伙、伴”这两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角色朗读。

  3、 知道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认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提出学习要求。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可喜欢看动画片了。而且,老师还找来了一部动画片呢!可是现在,我遇到困难:我找不到合适的配音演员,给我的这部动画片配音。你们能帮帮我吗?2、 想成为配音员可不容易。首先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流利、有感情。今天,我就要从你们中间挑选出高手来为我的动画片配音。对自己有信心吗?3、 这配音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几名配音员?这一切的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之中,让我们赶快看看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 先给课文标上序号,然后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或者你认为比较难读的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把你圈出来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还有读不准的,请你的同桌帮帮你。(同桌互读)3、 集体交流。出示词词卡片:午餐、丢失、矿泉水、糟糕、粗心、大概、共同、汽车、记得、保管、夹着(指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机集体正音。

  三、 指导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1、 读了课文之后,大家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啊?(随机板书小伙伴的名字)和他们打声招呼吧!2、 那我们需要挑选几名配音员呢?3、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旁白,它起到了讲述故事的作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选出最出色的旁白。(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4、 接下来,老师要挑选维加和玛莎了。你能找出维加和玛莎对话的段落吗?(第二、三、四自然段)(1) 刚才,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段落读通顺了。现在,要把他们的对话读出感情来。出示:a、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b、当我知道玛莎和维加心里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2)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试。(3) 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读——集体评议——教师随机点拨——齐读)(4) 第二自然(以下问题随机提出):a、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练习的?b、当时维加在想些什么呢?(5) 第三自然段:a、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练习的?b、后面有个省略号,说明当时玛莎还有话要说,那么玛莎还想说什么呢?c、是啊,玛莎多担心、多难过、多着急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6) 第四自然段:a、你是用什么访求进行朗读练习的?(抓“糟糕”)b、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c、是啊,这件事情发生得可真不妙。那么,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如此“糟糕”的事情吗?(指名说)d、想想当然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四、 分角色读课文第1~4自然段。1、 现在,最关键的时刻来了。我们要评选出最佳玛莎和最佳维加来为老师的动画片配音了。(出示第1~4自然段中的对话)2、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3、 最佳珍玛莎和最佳维加诞生了,现在就让你们两位来为动画片配音,其他同学,一起来当一名出色的旁白吧!

  五、 指导书写“伙、伴”1、 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偏旁相同)2、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猴、叹、跳、背、鼻、而、胜、败”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只要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就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课文讲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那就自己去弄清楚是什么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利用拼音默读课文,读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标出难识记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3.大声读课文,给老师听。

  三.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1.齐读第1、2自然段,说说大象和猴子为什么争论。

  2.跟录音读第3~7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3自然段中

,猴子为什么说“这下完了,我只好空手回去了?”启发学生想象后再作答。

  (2)找四个人读第4自然段,大象怎么回答猴子呢?

  (3)女生读第5自然段,面对那么高的.树,大象怎样?

  (4)默读第6自然段,猴子怎么回答的?

  (5)自由读第7自然段,猴子和大象是怎么摘果子的?把有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6)对照这几个自然段议一议,仅凭猴子或大象能摘到果子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9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画出小鸟的话,想想小鸟的话是什么意思?

  (2)大象和猴子“笑了”,他们为什么由原来的“争吵”到现在的“笑了”?

  从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用最动听的声音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轻声读课文,把自己难识记的生字全出来,自己想办法识记。

  3.同桌交流识记绳子的方法。

  4.师出示音节,生一开火车的形式认读。

  5.指名上台在音节下面写出生字。

  6.集体认读生字,扩词。

  7.就学生难识记的字重点讲解。

  8.归纳学生识记方法。

  三.写写

  1.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

  2.机动:认读二类字。

  3.出示二类字,指名上来注音。

  4.生认读 :评,判,犯,愁,卷,冠,捡,载,需

  机动: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鼻子(b í pí ) 而且(ér é )

  捡到(jiān jiǎn ) 需要(xū xǔ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猴( ) 叹( ) 跳( ) 胜( )

  候( ) 咬( ) 挑( ) 姓( )

  三、给字注音组词。

  ( )( )

  卷{

  ( )( )

  ( )( )

  背{

  ( )( )

  ( )( )

  载{

  ( )( )

  板书设计: 大象_____驮猴子过河

  摘果子{ }团结互助,满载而归

  猴子_______爬树摘果子

  四.按要求填空

  1.猴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

  2.鼻查部首( ),再查( )画,读( ),组词( )

  五.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你不知道我是爬树冠军吗?你知道我是爬树冠军。

  1.难道你们还需要我评判谁胜谁败吗?

  2.难道你今天家庭作业做了?

小学语文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