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4篇】

时间:2018-02-06 05:19: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比较大小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物体的大小、数量等,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比较大小的技巧。在数学中,比较大小主要是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进行,我们可以利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来表示。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来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概念。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玩具或者图片,让学生用手指指出哪个更大、哪个更小,然后让他们用口头表达出来。通过这种直观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小的概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表示。例如,让学生比较“3”和“5”的大小,然后让他们用“3<5”来表示。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比大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获得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加深他们对比较大小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比较大小的数学知识。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比较物体的大小和数字的大小,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表示。例如,让学生比较“7”和“9”的大小,然后让他们用“7<9”来表示。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比较大小的知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水果篮中水果的数量,然后判断哪个篮子的水果更多。通过这种实际问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综合练习来检验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掌握程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这种综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熟练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

  数学

  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 智慧老爷爷听说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心里可高兴。送了份礼物给大家,要想打开礼物,先解开盒上的密码:

  (课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学生口答

  2. 打开礼物出现水果。(课件出示)让学生对两种水果进行比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中常见事物数量比较,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引导探索 解决问题

  1.数圆片

  师:数数信封里的圆片,知道了哪些数学

  信息

  生:红圆片13个

  生:蓝圆片8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生: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生:蓝圆片比红圆片少多少个?

  生:圆片和红圆片一共多少个?

  [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

  2.摆圆片

  让学生摆圆片,摆出的圆片必须一眼就能看出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

  学生摆,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摆的情况,说出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

  [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

  3.领悟算法

  (1)让学生把红圆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量和蓝圆片同样多。

  (2)讨论:老师: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发表意见。

  (3)要求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只要怎样?用什么方法?(反过来问又怎样列式?)

  从(13)里面去掉和(蓝圆片)同样多(8)个。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课件展示)

  学生列式

  (4)提问:13-8=5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适当的引导如:13-8=5可表示为:小明有13朵花,小红有8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朵花?

  学生表述,教师评价。

  小结: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从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

  [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从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营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开展游戏 设问解答

  1. 分6组

  2. 交代游戏规则:

  (1)每组选三人抓棋。

  (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数一数抓棋的个数,写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

  (3)填好表后,每人根据自己组里填表情况提一个“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条上,最后把纸条贴在表格里。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小组研讨,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

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大于号

  3<4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