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1-06-06 08:43: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一

蚕的一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下是一份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希望可以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活动目标:

1. 掌握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提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蚕茧、蚕卵、桑叶等材料。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活动手册和教学参考资料。

三、活动过程:

1. 引入活动: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让幼儿们猜测蚕的一生是怎样的。

2. 观察蚕卵:让幼儿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了解蚕的起源。

3. 喂养蚕宝宝:让幼儿们帮助老师喂养蚕宝宝,学习如何照顾小蚕。

4. 观察蚕茧:让幼儿们用显微镜观察蚕茧,了解蚕的蜕变过程。

5. 制作蚕茧手工:让幼儿们用棉花、纸张等材料制作蚕茧手工,加深对蚕的理解。

6. 总结活动: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总结蚕的一生。

四、延伸活动:

1. 观察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制作蚕茧模型或展示板。

3. 观察蚕茧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每一天的观察结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希望这个教案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蚕的一生活动,让幼儿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二

蚕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奇妙而神奇的过程。通过开展蚕的一生活动,可以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以下是一份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希望可以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提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蚕茧、蚕卵、桑叶等材料。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活动手册和教学参考资料。

三、活动过程:

1. 引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蚕的一生,让幼儿们对活动有所期待。

2. 观察蚕卵:让幼儿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了解蚕的起源和生长过程。

3. 喂养蚕宝宝:让幼儿们帮助老师喂养蚕宝宝,学习如何照顾小蚕。

4. 观察蚕茧:让幼儿们用显微镜观察蚕茧,了解蚕的蜕变过程。

5. 制作蚕茧手工:让幼儿们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蚕茧手工,加深对蚕的理解。

6. 总结活动: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总结蚕的一生。

四、延伸活动:

1. 观察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蚕的一生过程。

3. 制作蚕茧剧场或小动画,让幼儿们更直观地了解蚕的一生。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希望这个教案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蚕的一生活动,让幼儿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讨论交流自己喂养蚕宝宝的经历及对其生长、活动过程的认识。

  2、能够借助观察记录,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对喂养活动感兴趣,体验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蚕宝宝的记录。

  2、教学挂图:《蚕的一生》。

  活动过程:

  1、出示蚕宝宝产的卵,引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教师:蚕宝宝刚孵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后来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样吃的?蚕宝宝是怎样移动的?它有多少条腿?蚕宝宝长大时有什么变化?

  教师:蚕宝宝长大后会怎样?蚕宝宝从孵出来到吐丝一共生长了多少天?它是怎么样吐丝的?结的茧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茧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他变成了什么?你还发现蚕宝宝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喂养经历,体验收获的快乐。

  教师:蚕宝宝到我们班和我们做培养后,你为它做了什么?你是怎么样做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当你为它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当你看到蚕宝宝蚕卵时,你又是怎么想的?

  4、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蚕宝宝的生长、活动过程。

  教师: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蚕宝宝长大的过程,看哪组小朋友合作的好,表演的逼真。

  请幼儿先商量,在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课程审议时将这一活动安排在了还没有蚕宝宝饲养的季节。由于这次的活动安排的时间还不是蚕宝宝饲养的季节。所以没有蚕宝宝可以让小朋友饲养,因此对蚕宝宝的生长、活动等习性不熟悉。

  农村本是家家户户都饲养蚕的,但是现在饲养蚕宝宝的家庭越来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有接触过蚕宝宝,对于蚕的生长过程一点都不了解。在出示蚕的生长过程图后,我先让孩子们猜蚕宝宝最初的样子,小朋友都猜错了。但是由于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蚕的生长过程,小朋友对这个活动非常的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回答问题。还会因为自己猜对蚕宝宝生长的一个环节而欢呼雀跃。孩子们对于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充满了好奇。这些都只能留待到养蚕的季节时再让孩子们进行观察。

  主要采用了图片和教师讲解为主。如何让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主动、积极参与呢?我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猜想先讨论、讲述。我再进行纠正、补充,这样不仅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能让对所学知识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课程审议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节性活动的时间安排。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四

  设计思路:

  黑小小的蚕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总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唤自己的同伴,惊喜地转告自己发现的秘密。《指南》中提出,要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小动物,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于蚕是一种便于饲养又可以触摸的小动物,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以便使孩子们萌生饲养蚕的责任心。在幼儿担负饲养蚕的过程中,他们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蚕如同他们生活中一个个亲密朋友。于是我们便选择蚕这容易获得的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走进蚕的生活世界,使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喜欢蚕,乐意用多种方式表现蚕的生活习性。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材料提供:

  1、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范例作品。

  2、准备能表现蚕宝宝的各种物品如:绘画工具、彩泥、餐巾纸等。

  指导过程:

  1、欣赏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和幼儿谈谈蚕宝宝的生活,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师:蚕宝宝从小到大会变成各种样子,真有趣,我们今天来做做蚕宝宝,好吗?

  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蚕宝宝好呢?在幼儿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适当提出质疑,和幼儿一起商量解决活动前的有关事项,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师介绍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表扬。

  4、请幼儿欣赏好的表现方法。

  活动反思:

  虽然没有看到蚕宝宝变成飞蛾。但喂养蚕宝宝的过程却是难忘和快乐的。在活动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这几只蚕宝宝,每个小朋友都去观察、探索蚕宝宝成长的过程了,在最后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带着成功的喜悦而结束人生第一次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遗憾。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蚕宝宝长大及结茧的过程。

  2、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的过程。

  3、对喂养活动感兴趣,体验蚕宝宝结茧的艰辛,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蚕宝宝生长过程的 ppt。

  2、熟蚕的照片和图片,录像,纸和笔。

  3.蚕茧几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提问:最近,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它们是谁呢?那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

  这是小朋友画得蚕宝宝,它和你们讲得一样吗?

  (1)现在的蚕宝宝还吃桑叶吗?不吃桑叶的蚕宝宝叫什么名字?

  (2)蚕宝宝刚来时是什么样子?你们是怎样喂养的?

  (3)从蚁蚕到熟蚕它们是怎样长大的?请你们边看录象边商量,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蚁蚕到熟蚕的生长过程。

  3、幼儿分组画画。

  4、蚕宝宝结茧。

  (1)这些蚕宝宝长大后会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结茧的?是不是这样呢?

  (2)幼儿看录像。

  提问:蚕宝宝结茧要几天时间?当你看到蚕宝宝结茧这么辛苦,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学看,学了以后感觉怎样?

  5、蚕宝宝吐了丝,接了茧,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6、出示茧。

  (1)茧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丝前的熟蚕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老师总结:蚕宝宝真了不起,它从小变成大,从大变成不一样的东西。那蚕蛹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7、幼儿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蚕蛹到底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关于蚕的一生还没有玩,我们将继续带领孩子在科学区中观察蚕蛹变成了什么?蚕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这样他们对小蚕的一生就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

  〈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桑叶蚕床脱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茧子渐渐长胖吐出旧衣裳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教师板书书空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