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9-07-03 01:37: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开始学习长度单位的转换和认识。其中,毫米和分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之一。在这篇教案中,我将分享一些教学活动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 能够进行毫米和分米之间的简单转换;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毫米和分米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毫米和分米的实际物品,如尺子、线段等;

2. 准备一些与毫米和分米相关的图片或图表,以便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3. 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物品,引导学生讨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让他们自己总结毫米和分米的大小关系。

2. 拓展: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图表,让学生比较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测量活动,比如测量桌子、书本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使用的长度单位,加深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 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如将一段长度转换成毫米或分米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确保他们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二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育中,毫米和分米是学生们接触的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之一。在这篇教案中,我将分享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毫米和分米。

活动一:长度游戏

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测量的方式,将这些物品分类为毫米和分米单位,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长度单位的不同。

活动二:实际测量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比如一本书或一张纸,通过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出该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讨论使用的长度单位,如何将其转换成毫米或分米。

活动三:长度转换练习

设计一些长度转换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将一段长度转换成毫米或分米,或者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等,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长度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享受学习的过程。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 篇三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 在动手操作、合作交

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 直尺 硬币 米尺 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引出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毫米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教师小结: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用手势表示出一毫米的长度。

  4、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5、练习

  (二)、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

  3、米和分米的关系。(1米=10分米)。

  4、同桌交流,用分米说一句话。

  5、剪一分米长的吸管。

  6、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7、估测课桌的高度,并交流方法。

  三、练习

  1、游戏: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2、辨一辨数学日记。

  四、小结

  五、课外活动。

  (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