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3-07-08 03:16: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瑞雪》的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掌握《瑞雪》中的一些生词和成语,提高词汇量。

3. 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瑞雪》中的美丽意境。

教学重点:

1. 理解《瑞雪》的故事情节。

2. 识记生词和成语。

3. 背诵课文,感悟美丽意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运用生词和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冬天的气象特点,引出“瑞雪”这个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

1. 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解释生词和成语,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3. 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讨论分析(10分钟)

1. 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不同角度的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瑞雪对人们的意义。

四、课文表演(15分钟)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品表演,展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课文背诵(10分钟)

学生背诵部分课文,感受其中的美丽意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部分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瑞雪》中的主题与寓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瑞雪》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热爱。

教学重点:

1. 分析《瑞雪》的主题与寓意。

2. 进行课文的深层阅读,理解作者的用意。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 理解《瑞雪》的寓意,抽象性较强。

2. 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雪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冬天的向往与美好的联想。

二、阅读课文(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老师解读课文,讲解作者的用意和寓意。

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与寓意,展开思考。

三、情感表达(15分钟)

1. 学生写下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可以是散文、诗歌或插画等形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四、文学欣赏(10分钟)

老师推荐其他与雪有关的优秀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五、课外拓展(10分钟)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来感悟自然的美好。

六、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瑞雪》这篇经典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篇三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大雪下了

  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