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6-01-04 02:28: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分数除法教案 篇一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将接触到分数除法这一概念。分数除法是分数运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因此,老师需要设计一个有趣而有效的教案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方法。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例如,讲述一家人平均分配蛋糕,或者将一块长方形的蛋糕分成若干份等等。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算式来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例如,当我们要计算1/2 ÷ 1/4时,可以先将除数的分数取倒数,然后将分数相乘即可得到答案。老师可以通过类似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具体步骤。

另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来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或者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最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确保自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有趣而有效的分数除法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具体的算式、互动活动和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学习兴趣。

---

分数除法教案 篇二

分数除法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较为困难的概念。在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例如,可以通过将一个长方形或圆形的图形分成若干份,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除法运算。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分数除法是如何进行的。

其次,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练习分数除法。例如,让学生计算某个食谱中每份食材的分数,或者计算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所分得的资源等等。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知识。例如,设计一个分数除法的拼图游戏,或者制作一个分数除法的轮盘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除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辅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分数除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总之,设计一个有趣而有效的分数除法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图形化的引入、实际问题的练习、有趣的游戏和课堂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学习兴趣。

分数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分数的倒数。

  二、新课

  1、教学例3

  提问:按照题意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

  想一想:分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计算步骤,教师板书)÷=×==3

  教师: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跟整数除以分数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总结:(整数除以分数,被除数不变,把除法转化成乘法,也就是转化成乘原分数的倒数。分数除以分数,也是被除数不变,把除以分数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也就是:(教师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学生看书P29读法则。

  教学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做完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第一题是乘整数的倒数,第2、3题是乘分数的倒数。)

  教师提问:整数能否看成分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教师:前面学过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否统一成一个法则呢?(可以,这就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教师板书)

  学生看书P30并读统一的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做P30例4前面的做一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法则。

  2、做练习八第5题第1行的小题。第6题的前两栏的题目。

  3、做第7题。注意引导学生列式,(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文字题。用除法计算。)

  4、做练习八的第8题。

  学生做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5、做练习八第9题。

  做题前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1小时等于多少分?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做练习八第10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提问:这题求什么?分析以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先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然后指出:分数除法法则是除法普遍适用的法则。

  五、作业

  练习八第5题第2行的小题,第6题的第3、4栏小题。

分数除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3)全村耕地面积的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元。

  答:一件上衣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米)

  (二)幼儿园买来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

  1.课件演示:

  2.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一)一桶水,用去它的,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知识

  三、组织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分数除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

  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复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

  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3、笔算练习

  做复习第2题

  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

  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

  6、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1、做复习第5题

  2、做复习第6题

  3、做复习第7题

  指出: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只要按过去的运算顺序,计算时遇到除法计算,只要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4、做复习第8题

  指出:根据求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来解答这样的文字题,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课后感受

  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所做的题目的正确率较高。

分数除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算顺序,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

分数除法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