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器

时间:2013-06-06 03:39: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第二节细胞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别各种细胞器,知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逐步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课是《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下一章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教学重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细胞器,,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几种细胞器,虽然间隔时间较长,但了解下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前一节课刚刚学过细胞膜以及做了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所以学生对于细胞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生命的结构基础,较前一章内容——生命的物质基础更为直观,图文并茂,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以及立体模式图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材设计】重点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第四章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详细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将在第六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部分进一步阐明。细胞内的中心体将在细胞增殖部分介绍。液泡的功能在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中已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是为后面内容细胞代谢与细胞增殖作铺垫,所以首先应让学生准确掌握和识别各种细胞器,因此功能方面不用涉及得太深。其次,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基本的生物学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另外,对细胞内的膜体系进行简单介绍,将有利于学生理解、体会细胞这一有机整体在结构及功能上的联系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出示动植物细胞示意图

  学生活动:概括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教师活动:概括总结。

  一、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基质:呈液态。为细胞代谢提供原料和反应场所。

  细胞质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利用我们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所有的细胞器?

  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

  细胞器的发现与观察是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密不可分的。

  学生活动:看教材p44-p45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并识别各种细胞器。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线粒体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有研究表明,飞翔鸟类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马拉松运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这说明什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教师活动:

  1、线粒体

  分布:

  大部分动植物活细胞

  结构:

  内外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

  功能:

  为生命活动供能——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从分布、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总结叶绿体

  教师活动:

  2、叶绿体

  分布:

  主要在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中

  结构:

  内外双层膜

  功能:

  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看图分析内质网是双层膜细胞器还是单层膜细胞器?

  教师活动:

  3、内质网

  结构:

  单层膜

  种类: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功能:

  粗面内质网——蛋白质的加工、运输。

  光面内质网——脂质合成

  学生活动:分析性激素是哪里合成的?胰岛素是哪里合成的?

  教师活动:总结

  多媒体展示:核糖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分析细胞和生物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是什么?并概括总结核糖体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

  4、核糖体

  –分布:所有细胞

  附着在内质网上——附着型核糖体

  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型核糖体

  –形态结构:无膜结构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学生活动:分析胰岛素在哪里合成的?需要由谁运输?运到哪里去?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高尔基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5、高尔基体:

  结构:

  单层膜

  功能:

  细胞分泌物的转运、加工、排出有关

  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1、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腺)等腺体细胞中附着型核糖体可高达80%。这说明什么问题?

  2、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分泌等整个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教师活动: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多媒体展示:溶酶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6、溶酶体:

  结构:

  单层膜包被、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

  可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多媒体展示:液泡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概括总结液泡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

  7、液泡:

  分布:

  主要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尤其是成熟植物细胞中有大型液泡。

  结构:

  液泡膜

  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功能:

  储存水、盐、花青素、有机养料等;保持植物体形态;影响细胞吸水。

  多媒体展示:中心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8、中心体:

  分布:

  主要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

  结构: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不具膜结构

  功能: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学生活动:下列表格把细胞器类比为细胞内繁忙的“车间”,但对应关系出错了,请进行调整,使对这些细胞器的类比恰当。

  教师活动:总结并布置作业:

  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动、植物都有的细胞器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

  结构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

  【教学体会】

  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第二节细胞器和细胞核》这部分内容时,我将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因为前一节刚刚学过细胞膜,一方面本着从外到内的层次,将细胞质这部分内容提前,另一方面如果将细胞核致后学习,更有利于后面原核细胞的学习,使知识逻辑性更强。通过科学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又要与实际的考试相结合,因为细胞结构历来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尤其是细胞结构图,但往往试题中的细胞结构图是简图,学生很难识别,所以我不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器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还自己在黑板上绘制结构简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但由于内容要1课时完成,所以内容较多,由于时间较紧,所以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另外,学生在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两张立体示意图时,认为象拖鞋,而我认为到下学期会进一步份学习两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所以也没有强调两个细胞器的内部结构很复杂,不能简单的看作拖鞋。

第二节细胞器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