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11-08-04 08:36: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笔算除法》教案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除法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概念,而如何进行笔算除法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针对小学生的《笔算除法》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除法概念,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接下来,我们开始介绍如何进行笔算除法:

1. 竖式除法法则:

- 将被除数写在除号下面,除数写在除号左侧。

- 从左往右,逐位进行除法运算,计算出商和余数。

- 如果有余数,可以继续将余数作为被除数,进行下一步的除法运算。

2. 举例说明:

- 比如我们要计算126 ÷ 3,首先将126写在除号下面,3写在除号左侧。

- 从左往右,首先计算1 ÷ 3,商为0,余数为1,将下一位的数字2补上,得到12。

- 然后计算12 ÷ 3,商为4,余数为0,最终得出结果为42。

3. 锻炼巩固:

-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他们尝试使用笔算除法进行计算。

- 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笔算除法这一重要技巧。

《笔算除法》教案 篇二

除法是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运算,而笔算除法则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运算方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除法。

1.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

-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和方法。

2. 分步教学笔算除法:

-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老师们可以将笔算除法分为几个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 通过示范演示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竖式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3. 注重巩固和拓展:

-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 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笔算除法这一重要技巧。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老师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技巧,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笔算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关键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次和你们共同学习的机会,你们高兴吗?(高兴)。好,让我来看看哪位同学能出色地表现自己,勤动脑、积极发言。

  请看这,有两道题,(57÷4 136÷8)谁能做出来?

  1、指名笔算。

  2、口算:(其他同学来完成口算)

  120÷60=480÷80=240÷60= 270÷90=

  122÷30≈ 720÷81≈ 640÷82≈ 357÷60≈

  (师:约等于6,你是怎么想的?)

  很好,同学们口算的真不错,请看这两道题,第一题是哪位同学做的?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1:5除以4,(师:这是5个十除以4,十位上商上1,好接着说)余下一个十,7落下来,17个一除以4,个位上商4余1。所以商是14余数是1。

  第二题谁做的?好,你也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2:1除以8不够除(师:1除以8不够除也就是不够商一个百,就看前两位)13个十除以8,十位上上1余5,6落下来56个一除以8,个位上商7,所以商是17。

  总结:恩,刚才我们笔算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家做的不错,知道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请看大屏幕。注意听完后看看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阿姨,这里有什么书?

  图书员: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老师: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140本故事书,还是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边说边出示字幕)

  谁来说一说,刚才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生1:我知道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生2: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生3: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恩,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在这还发现了两个数学问题

  屏幕出示两个问题。

  学生读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这两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指名说)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92÷30 140÷30问:你们同意吗?(同意)

  板书后,问:这里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指名说后师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总数里(指着92和140)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1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说)

《笔算除法》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教具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学前准备

  (1)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2、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3、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 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 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 改正错误之处。

  3> 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 看清题中数据。

  2> 独立完成。

  3> 集体订正。

  4> 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4)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笔算除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xx,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

  91页5----8

《笔算除法》教案 篇六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例2、例3、例4。

  教学目标

  1崩斫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和竖式书写格式。

  2迸嘌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迸嘌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探索意识。

  导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学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

  导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播放动画:数字王国的成员1,2,3,4,5,6,7,8,9依次出来了,最后出来的是0,它一会儿翻个跟头,一会儿跳个舞,自豪地说自己的本领多。)

  教师:0的本领真的很多吗?小朋友,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学生1: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学生2:0可以表示起点。

  学生3:0加上一个数,仍得这个数,如0+5=5……

  教师:0还有一样本领,你们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知道0还有一样什么样的本领了,请接着看动画。

  二、探究新知

  1鼻缮枨榫埃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1)播放6只小白兔采蘑菇的动画。

  (2)教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采蘑菇,平均每只小白兔采多少朵蘑菇?怎样列算式呢?

  (板书:0÷6)

  教师:想一想,0÷6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刚才我们结合图知道了0÷6=0,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出示:0÷20÷5)

  教师:算一算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发表意见。

  (5)规律。

  教师:观察以上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被除数都是0,商也是0,除数却不同……

  教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得到一个结论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然后告诉大家。

  学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教师:有没有补充?

  学生:除数不包括0。

  教师:为什么要除以不是0的数?

  学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除以0的商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2碧骄可讨屑溆0的除法,“406÷2”

  (1)教师:你能估计406÷2大约得多少吗?

  (2)学生尝试计算406÷2,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①分组贴出竖式,派一人汇报交流情况,同组的可以互相补充。

  ②如果学生没有谈到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教师可以追问:“商的十位上可不可以不写0,

  为什么?”

  (5)看出现的两种竖式。

  再次讨论怎样写更好,说明理由。

  (6)引导把笔算的结果与估算比较。

  (7):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零,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所以就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3苯一步探究商中有0的除法,“624÷6”

  (1)出示情景图观察。

  (2)教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6分打624个字,要求这位阿姨平均每分打多少个字?

  教师:该怎样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24÷6。

  (4)教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阿姨平均每分大约能打多少字?商是几位数?

  学生:每分大约能打100字,商应该是三位数。

  (5)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这道题。

  (6)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在同学们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两种情况

  教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判断哪种方法正确?

  学生:我认为第2种方法正确。

  教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学生: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因此要在十位商0占位。

  (7)教师:通过这道题的讨论,你知道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

  三、练习与应用

  1笨翁没疃:做游戏(第72页)

  (1)用卡片组成三位数。

  (2)用组成的三位数除以我卡片上的数计算。

  2绷废笆三第1题

  6丿6487丿4585丿7552丿512

  (1)先估算。

  (2)再独立笔算。

  (3)展示、评讲。

  四、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笔算除法》教案(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