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8-05-03 05:22: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一

《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思想;

2. 能够读懂课文,正确朗读;

3. 能够模仿小动物的语言表达;

4. 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小毛虫的形象。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思想;

2. 读懂课文,正确朗读。

【教学难点】

1. 模仿小动物的语言表达;

2. 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小毛虫的形象。

【教学准备】

1. 课文《小毛虫》;

2. 录音机;

3. 小动物面具;

4. 彩色纸、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整个故事;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故事;

4. 模仿小动物:让学生穿上小动物面具,模仿小动物的语言表达;

5. 绘画、手工:让学生用彩色纸、颜料等材料,制作小毛虫的形象;

6. 小结:复习故事情节,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毛虫》这个故事,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语言表达和手工制作,更好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二

《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思想;

2. 能够读懂课文,正确朗读;

3. 能够通过声音、动作等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形象;

4. 能够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验小毛虫的成长历程。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思想;

2. 读懂课文,正确朗读。

【教学难点】

1. 通过声音、动作等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形象;

2. 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验小毛虫的成长历程。

【教学准备】

1. 课文《小毛虫》;

2. 录音机;

3. 小动物道具;

4. 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整个故事;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表演小动物:让学生通过声音、动作等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形象;

4. 游戏体验: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体验小毛虫的成长历程;

5. 小结:复习故事情节,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毛虫》这个故事,通过表演小动物和游戏体验小毛虫的成长历程,更好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察、昆、曼、拙、抛、弃、羡、慕、辰、盈”等10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察、昆、拙、弃、辰”,做到字迹工整,结构匀称。

  2、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词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通过读课文来理解有关词句,并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指名读句。(学生字:盈)

  4、齐读句子。

  说明:根据儿童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采用“图片引入”的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时让他们用眼看,用嘴说。学生用以前文中所学的词语、句子说话,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随后引出文中句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揭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读三句话,正音。(媒体出示)

  4、学生读句。(随机学生字:拙、辰)

  5、齐读三句话。

  说明:这是一个课堂预习的环节,要给学生充足时间准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再利用接龙读课文、同桌读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做到文熟字悉。又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抓住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难读句子读正确,读通,读顺,在朗读句子同时随机学习生字“拙、辰”,生字教学重点落在字音上。

  6、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出示()的小毛虫

  7、交流反馈。

  三、研读课文,体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怎么会觉得小毛虫可怜而又笨拙哪?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3、读句思考:这句句子中哪里看出它很可怜?

  4、学习生字:抛弃

  5、动画演示:昆虫们热闹的场面。

  6、理解省略号意思,说话练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抓住课文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感悟昆虫们的快乐,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感悟必须要以语言训练为依托,没有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的感悟必然是空洞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训练点,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发展他们的多元思维。通过让学生观看昆虫热闹场面的动画,朗读加深印象,最后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昆虫们还在干什么。

  7、(出示句子)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8、学习生字:察(书空)

  9、指导朗读

  10、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11、根据提示,背诵第一节。

  12、(交流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13、动画演示理解“挪动”。

  说明: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对文本的朗读中。

  14、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5、小结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轻快、柔和的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尝试用各种色彩表现蝴蝶。

  3、培养对音乐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乐曲“毛毛虫”、“蝴蝶”

  彩色卡纸、颜料、油画棒、毛根、棉签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毛毛虫”,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说什么昆虫来了,引出毛毛虫。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学毛毛虫爬。重点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结成蛹,破蛹而出变成蝴蝶过程。

  3、教师手持制作的蝴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4、教师示范蝴蝶的制作,重点强调蝴蝶翅膀的对称做法。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表现蝴蝶的鲜艳。

  5、幼儿在“蝴蝶”的音乐中分组制作毛毛虫和蝴蝶

  A组提供彩色纸、报纸、油画棒、毛根制作毛毛虫

  B组提供颜料、棉签、彩色纸、毛根制作蝴蝶。

  6、幼儿拿着自制的毛毛虫和蝴蝶进行表演。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课前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会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2、师: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绿叶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虫,他们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生字和生词的预习情况

  1、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阅读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没有汉语拼音的请教学习伙伴来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和生词。

  2、读完后,学习伙伴两人互相读一读各自画出的生字、生词。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漂亮、惊喜、认真、抬起、回答、产卵、相信、认识

  ①指学生领读。

  ②齐读。

  ③去掉熟字,独立识字,指名读,齐读。

  三、抓住对话,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全班交流勾画出的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3、抓住毛毛虫和小蝴蝶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细读、品读,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文本。(运用课件辅助)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抓住描写毛毛虫和小蝴蝶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反复感悟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内心情感活动,与童话里的人物心灵贴近。毛毛虫的情感变化:惊喜——不好意思——认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变化:生气——惊讶——糊涂——吃惊——开心。

  采用的阅读方式有: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4、合作表演,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生分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头饰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

  1、教师扮演蝴蝶妈妈的角色,为毛毛虫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问、困惑。

  2、全班交流: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用课件出示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并请学生看着课件的演示,说说蝴蝶的生长过程。

  学生解说时,教师适时板书:

  五、回读课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乐,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六、拓展延伸

  师: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不一样了,像蝴蝶这样的生物我们叫它变态生物。你还知道哪些变态生物?

  学生集体交流。

  师:大自然中蕴涵着无限的神奇和无数的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动脑去想,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七、好书推荐

  阅读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丑小鸭》,相信你们会有收获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我”为盲婆婆做事时的高兴心情使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

  2.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情况

  1.出示生词

  盲婆婆 乐呵呵 滚动 捉住 您好

  清波 鼻子 齐鸣 得到代替

  (1)指名读生词,相机正音

  (2)去拼音读词

  (3)齐读生词

  2.指导读较难读的长句子

  (1)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1.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读诗歌,检查朗读情况

  2.师生交流理解“盲婆婆”这个词重点理解“盲”字,感悟“盲”的世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2分钟,处在“盲人”角度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

  3.请学生谈谈自己这2分钟的感受

  4.再读课题,设疑:“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一只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

  二、理解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多媒体展示蝈蝈的实物图,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学生感受蝈蝈的可爱

  3.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我”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乐呵呵、喜滋滋)指导积累ABB式词语

  4.“我”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蝈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此时“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导读出词语“乐呵呵”、“喜滋滋”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师生共评)

  (二)学习第二节

  1.“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节

  2.“我”上学时想让它为盲婆婆唱歌,帮她消除寂寞,带来欢乐,那“我”平时是怎样帮盲婆婆的呢?

  3.此时你看出图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学生?

  4.谁能发现蝈蝈歌声的神奇力量?你想象一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的叫声)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教师小结:蝈蝈的歌声使盲婆婆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看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好像恢复了与五彩世界的联系,她的眼中似乎不再黑暗,而是充满了光明

  6.让我们再次把光明带给盲婆婆(指名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

  7.盲婆婆此时欣赏着蝈蝈美妙的歌声,会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节

  1.听老师范读第三节,你知道小男孩的心意了吗?说一说

  2.谁愿意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后,相互挑战指导读好“蝈蝈儿,蝈蝈儿,蝈蝈蝈……”

  三、奉献爱心,升华感情

  1.学生谈感受你想对“我”想说些什么?

  2.说说你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

  3.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4.小结:有了这位善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盲婆婆的生活仿佛又见到了光明和幸福,快乐又回到她的身边我们也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学习,在生活中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尤其是老人和身体有残疾的人

  四、作业

  小练笔: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你正打算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吗?请用笔写下你的经历或打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