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7-06-02 03:49: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教学教案 篇一

主题: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日常问候用语: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等;

2. 自我介绍:My name is…, I am… years old, I like…等;

3. 询问时间: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

4. 询问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rainy/cloudy/windy等;

5. 询问喜好: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

6. 询问活动: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free time? I like…等。

教学步骤:

1. Warm-up(5分钟):通过唱歌、玩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氛围;

2. Presentation(15分钟):老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口语表达;

3. Practice(2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对话,互相问答;

4. Application(10分钟):设计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口语表达;

5. Consolidation(5分钟):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相互表扬。

教学评估:

1. 学生能否准确使用所学的口语表达;

2.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学生之间是否能够合作互助。

小学教学教案 篇二

主题:小学生数学加减法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 加法:十以内的加法计算,如7+2=9;

2. 减法:十以内的减法计算,如9-4=5;

3. 混合运算:综合加减法计算,如8+3-2=9。

教学步骤:

1. Warm-up(5分钟):通过口算游戏或数学谜题,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2. Presentation(15分钟):老师用具体例子讲解加减法计算规则;

3. Practice(2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加减法计算方法;

4. Application(10分钟):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Consolidation(5分钟):巩固当天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教学评估:

1. 学生能否准确计算加减法题目;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数学计算规则;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小学教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

  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等)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 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小学教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制定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外只是把自己知道得有趣的机器人情况给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内容,介绍了那你中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

  1、说说自己的感受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及新词。

  一、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熟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字音。

  注意:触摸 诙谐 穿着 疲惫

  1、大家齐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读文中圈出的词语。

  2、出示词语朗读:

  机器人 需要 遇到 简单 冲你微笑 求救

  布局 历届 指挥 与 甚至 概况

  3、记住字形、扩词

  哪些字较难?哪儿容易写错?

  注:器 遇 概

  4、口头组词:

  器 需 求 句 届 甚 冲

  哭 须 永 局 宙 其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搜集有趣的机器人资料。

  反思:生字学生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记忆,个别学生在记忆生字时不认真,尤其是个别难记字的笔画,出错现象严重。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这篇课文属于科普类。通过介绍在中国科技馆和哈尔滨冰雪节“工作”的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反映了我国机器人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课文重点描写了机器人导游的“有趣”,而不去涉及机器人的原理,增加了的可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

  目标:1、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2、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知道的有趣的机器人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一、读词语。

  二、导入课文。

  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机器人导游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出来。

  板书:别有一番情趣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机器人别有一番情趣的呢?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板书:机器人导游“灵灵”

  冰雪天使“莹莹”

  冰雪精灵“童童”

  冰雪王子“哈力”

  2、再轻声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这些机器人导游吗?为什么?

  3、向同桌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2、全班交流: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3自然段:朗读这段话:

  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当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着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你觉得机器人怎么样?(快乐)

  从哪儿看出它快乐?(困)

  有语气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说说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来描写的?(先概括,再具体分写。)

  4自然段在读中感受莹莹的热情、童童的多才多艺、哈力是音乐家。

  3、读读全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对3、4自然段的总结。)

  四、读全文,在交换读的方式中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课外扩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机器人?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板书:

  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机器人导游“灵灵” 快乐

  冰雪天使“莹莹” 热情

  别有一番情趣 冰雪精灵“童童” 多才多艺 有趣

  冰雪王子“哈力” 音乐家

  作业:

  1、写字组词。

  2、抄写词语。

  *3、形近字组词:

  器 需 求 句 届 甚 冲chōnɡ

  哭 须 永 局 宙 其 chnɡ

  *4、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机器人的特点说出来,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把机器人的特点概括出来。

小学教学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捏泥动物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题材内容,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非常有趣的动物形象。

  本课捏泥动物教学通过捏泥动物,让学生认识了解制作捏泥动物立体动物的方法、步骤,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应重视学法指导和对动物造型的认识。通过揉、捏、粘接等多种方法来做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动物形象。捏泥动物同时运用粘、刻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出动物的特征。本课教学内容是儿童对动物认识的加深,从平面绘画到立体表现的过渡,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的活动进行结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如动物运动会、森林音乐会等,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几人一组或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做不同的动物形象,使之在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记忆、想象,培养造型表现能力,通过活动形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把能力的培养放到学习捏制的活动中。

  本课教学安排要考虑到环节的设置,层次条理要清楚合理。通过记忆观察——感受体验——造型表现——游戏活动——相互评价,在造型表现的活动中,激发兴趣,养成从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课教学是以动物为表现对象的学习活动,通过捏各种不同造型的动物形态,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制作和活动中完成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在捏制泥动物的活动中对造型、制作的方法、步骤及粘刻手法进行适当的演示,并结合媒体,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通过感受,记忆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表现。

  作业评价:通过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谈自己的认识,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捏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进行适当的添加装饰。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媒体、光碟、实物提供给学生可观察的动物形象,了解动物的结构、动态,以便作业的完成。

  *作业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来完成。

小学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能正确认读“荷花、莲蓬、饱胀、仿佛、衣裳、舞蹈、蜻蜓、清香、碧绿、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

  课件、荷花录像。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块儿去公园游览,看到了一池的荷花,闻到了它的清香,荷花很美,人人都喜爱她,想把它的样子描绘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荷花的。

  二、复习生字

  [课件演示:本课词语“荷花……翩翩起舞]

  1、指名读

  2、齐读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A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个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第二自然段)板书:荷花

  B这一段除了写荷花以外还写了什么?板书:荷叶[课件演示:荷花、荷叶图]

  C品读第二自然段。荷花优质课教案设计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划记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我喜欢:

  (1)“荷叶挨挨挤挤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荷叶的形状像一个个大大的盘子,圆圆的;我读懂了:荷叶的颜色像玉一样,碧绿碧绿的;我还知道了:荷叶的数量很多,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板书:挨挨挤挤――同学们,你们看,这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二人读、齐读)

  我喜欢: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课件演示:荷叶中冒出来的白荷花]

  a.谈体会: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c.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刚才大家说的“长”字或“伸”字呢?(因为这里用“冒”字更形象更生动)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些什么呢?e.生想象、反馈。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我喜欢:

  (3)“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段话写的是荷花的什么?(姿态)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a.看了刚才的画面,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b.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荷花的美和可爱吗?)c.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4)是的,荷花千姿百态,每一朵都很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录像[课件演示:荷花录像]

  D理解、感悟第三段。

  过渡语:荷花池里的荷花美吗?(美)那作者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1、自由的读第三自然段。2、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又是谁呢?)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很美,而且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3、表演朗读二、三自然段。

  E巧读四、五段。

  l、说感受,听录音,体会情感。

  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

小学教学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