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5-06-08 02:17: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一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明天不封阳台》这篇文章,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下面我将以这篇文章为例,分享一份优秀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促进他们的创造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未来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2. 阅读:让学生阅读《明天不封阳台》,并进行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帮助他们找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提到的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创作:让学生围绕未来的生活,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幅插图,展示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创意。

5.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分享和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课堂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他们在讨论和创作中展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创新。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二

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而《明天不封阳台》这篇文章,正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创意。下面我将分享一份优秀的教案,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共鸣。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未来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2. 阅读:让学生阅读《明天不封阳台》,并进行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引导他们找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提到的科技和生活方式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创意。

4. 创新实践: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未来科技产品或服务,并展示给全班同学,鼓励他们展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5. 总结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点子,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三、课堂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探讨和创新实践中展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创造力,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创新。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三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体会、领悟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恰倒好处的议论。

  3.明确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请问大家,你们家的阳台是封着的吗?(是)

  为什么要封着呢?也就是说阳台封着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阻隔声音,多出一块地方等等。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封了阳台后会失去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明天不封阳台》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阅读形式:默读

  设问1: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封阳台吗?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设问2:在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议论?

  ——(1)看到了“鳞次栉比……霓虹灯”。

  议论“都市原来……土中的老酒……”

  (2)一只受伤切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

  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

  ——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文中找具体语句)

  ——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滑梯,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的情景。

  议论:(1)这故乡……情感的归属罢。

  (2)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

  (3)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4)我们太习惯……一声声哭诉。

  设问4:我决定不封阳台是为了什么?

  ——为了……,为了……,也为了……

  三、本文有很多议论的语句,它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但作者的议论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具体地描写基础上的。

  设问:本文有哪些描写的内容。画出来,分析一下。

  ——对受伤鸽子的描写:“蜷缩、瞪大惊恐的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令人怜爱。”这些反映了鸽子什么样的心理?

  ——见课后练习二(与哪段议论相呼应)(词语表达作用分析角度)

  ——对儿子对待鸽子行为的描写:惊喜、充满忧虑、做窝、作晚餐。由儿子的行为,作者想到了什么?(与哪段议论相照应?)(人物描写角度)

  ——对大草原和我们见到大草原后表现的描写:“草原无际……哪是羊群。”“情不自禁地趴……大声喊……把耳朵贴近地面”。这些反映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和哪段议论照应?(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人物描写的角度)

  ——对人们对待动物的叙述:酒楼门口……,集市摊前……,秋日的天空……,夏天的裙边……(对此作者又有什么样的议论)。(排比修辞的角度)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