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经典6篇)

时间:2015-03-05 01:25: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生物教案 篇一

标题: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内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结构和功能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物学知识。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部结构,由纤维素构成,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质膜:包裹在细胞质外部,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细胞内液体的部分,包括细胞器和溶质。

4.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含有叶绿素。

5.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的地方,产生能量。

6. 液泡:储存物质的囊泡。

7.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地方。

8. 核膜:包裹在细胞核外部,保护核内的遗传物质。

二、植物细胞的功能

1. 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2. 呼吸作用: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为能量,供给细胞生长和代谢。

3. 合成作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4. 分裂作用: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实验设计

1.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鲜叶片的横切面,观察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2. 探究植物细胞的功能:进行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理解细胞各器官的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更深入地学习植物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初中生物教案 篇二

标题:动物生长发育与遗传

动物是生物界中多样丰富的一类生物,其生长发育与遗传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遗传规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动物的生长发育

1. 胚胎发育:动物通过受精卵形成胚胎,经过胚胎发育阶段,逐渐发育成完全个体。

2. 青春期:动物在青春期经历生殖细胞的分化,性成熟,开始进行繁殖。

3. 成体:动物在成体阶段维持生命活动,不断生长发育。

二、动物的遗传规律

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隐性和显性规律。

2. 遗传变异:动物通过基因的组合和变异,产生不同的遗传特征。

3. 遗传信息传递:动物通过遗传信息传递,将父母的遗传特征传递给后代。

三、实验设计

1. 动物胚胎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了解胚胎发育的特点。

2. 遗传特征分析:通过基因型分析、表型观察等实验,探究动物的遗传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遗传规律,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更深入地探究生命奥秘打下基础。愿同学们在生物学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奇妙与神秘。

初中生物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

  三、课前准备:

  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

  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问题: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

  教学后记:

  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初一(10)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班学生较文静,气氛太沉闷

  初一(3)班课堂纪律太乱,几位同学特意捣蛋,但小组间团队精神不错,调查到的种类较多,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认识植物种类多。

  初一(5)班守纪律,调查生物最少19种,最多29种,证明每组都有认真调查的学生,学生积极性高,对老师的布置完成得很好。

  初一(4)班户外活动时纪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学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纪律不好,但调查到最多的生物种类有40种,最少的也有25种,证明该班学生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但事后发现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联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初中生物教案 篇四

  教师寄语:

  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xxxxxxxxxx,人口普查也是xxxxx。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xxxxxxxxxx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xx、xx和xx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xx和xx。

  (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xxx、xxx和xxxxx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xx和x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xx、xx、xxxx、xxxx等。

初中生物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

  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七、结束语:

  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

初中生物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讨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初中生物教案(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