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优选4篇)

时间:2016-03-04 02:33: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探索鸟类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及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2. 学习如何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写作。

2. 学生如何表达对自然界的保护态度。

教学准备:

1. 课本《鸟的天堂》。

2.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不同种类的鸟类。

3. 索引卡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

2. 学习:讲解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学内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撰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爱的鸟类的文章。

4. 总结:展示学生的文章,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常见的鸟类。

2. 组织鸟类保护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评价方式:

1. 学生表现:对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

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分,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爱护鸟类,保护自然

教学目标:

1. 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 学习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习如何采取行动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2. 学生如何表达对自然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教学准备:

1. 课本《鸟的天堂》。

2. 环保宣传资料。

3. 保护鸟类的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 学习:讲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一场环保演讲,表达对鸟类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4. 总结:学生进行演讲,互相评价和分享,激发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环保活动,亲身感受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撰写环保主题的文章,分享自己的环保经历和心得。

评价方式:

1. 学生表现:对环保演讲的表现及参与度。

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演讲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评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篇三

  一、教材概述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一)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二)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五、实施过程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3、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

  4、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