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立定跳远》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4-05-05 07:26: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一

立定跳远是体育课上常见的项目之一,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力量和爆发力,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技巧和动作协调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制定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动作;

3.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起跳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

2.爆发力的培养;

3.着地姿势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1.理论讲解:首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基本要领和动作要求,让学生了解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技术要点。

2.示范演示:老师示范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观摩并模仿。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相互监督和配合,帮助提高技术水平。

4.个别指导:针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成绩。

5.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激情和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绩。

四、教学评价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比赛成绩的记录,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五、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项需要综合能力的体育项目,学生在练习中既要注重动作技巧的细节,又要注重力量和爆发力的培养。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加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注重细节训练,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二

立定跳远作为体育课上的一项重要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制定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动作;

3.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起跳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

2.爆发力的培养;

3.着地姿势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1.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要求。

2.示范演示:老师示范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观摩并模仿,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相互监督和配合,帮助提高技术水平。

4.个别指导: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成绩。

5.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激情和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绩。

四、教学评价

通过比赛成绩的记录和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五、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学生在练习中要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和力量爆发力的培养。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加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训练,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

  1、跳远:(立定跳远)

  2、游戏《换物接力》

  (

1

)准备部分: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要求:

  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

2

)基本部份

  (一)立定跳远:

  动作要领:

  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

  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

  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二)游戏:(换物接力):

  游戏方法:

  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

  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集队

  2、整理运动:原地踏步

  3、小结

  4、解散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领。

  2、养成听指挥、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活动操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开始部分:

  1、以小青蛙要过河,导入活动。

  师:"小青蛙要到河对岸玩,要怎么过河呢?小朋友们帮小青蛙想想办法。"

  2、引导幼儿讨论出:青蛙要跳过河。

  3、教师规范的示范跳河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4、请一个幼儿出来尝试跳远

  5、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要领,即预备、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步骤。重点讲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领。

  6、幼儿按顺序进行跳远。

  注意事项:

  (1)不要连续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双腿并拢跳;

  (4)要跳过河的对岸才能算过河。

  7、幼儿练习跳远,教师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近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身体素质,首先考虑的就是提高身体素质,立定跳远需要的是腿部的力量,所以可以多做一些下肢的力量训练,比如蛙跳,深蹲、负重(轻重量)半蹲跳。或者干脆就是没事多跳立定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腿部力量就是立定跳远的根本,所以力量上去了,立定跳远成绩自然会提高。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跳前两腿分立大概与肩同宽,或者比肩稍宽。半蹲预摆,大腿于小腿之间角度90度左右,起跳时跳出角度和地面大概25度到30度左右,脑中想着稍微往高跳一点,不要于地面太平的就出去了。两条腿蹬起的同时,双臂用力往前上方摆起,以带动身体。快落地时,双腿尽量往前够出,已获得更远的距离。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通过主体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00%的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本课教学活动。

  技能目标:

通过小青蛙学本领的故事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腾空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部分:

  1、导入学习立定跳远。

  a.学生尝试练习;

  b.学生演示;

  c.老师评价并作示范;

  d.带领学生一起做;

  e.学生练习老师巡视纠正;

  f.学生再次演示,老师同学共同评价;

  g.学生再次练习

  h.学生排成一路纵队跳垫子。

  2、放松练习

  3、小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4、接力比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总结

  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中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和落地轻巧上。

  2.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学习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加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相互交流。

  三、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求,让儿童在富有情境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学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表现出全身性的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

  1.“大风吹,小风吹”:学生想像大风、小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学生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体育课,完成热身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动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情”。“风停了,站如松”,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组织纪律性。

  2.天、地、球:教师根据自己的手势分别作出“指天、指地、成球”动作,学生随老师边喊边做。当老师手成球状,学生立即下蹲成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调节运动负荷。

  3.拍皮球:教师扮演卡通人,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儿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师: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边喊边做)

  师:红的绿的都会跑(教师追逐学生,学生四处逃散)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同时练习了奔跑、追逐、跳跃、躲闪等身体活动,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发展活动

  1.小兔子回家:设计情景,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门口睡觉,小兔子怎样回家?(引起学生思考,跳跃时落地轻巧。)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设计意图]落地轻巧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情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落地动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情境中。

  2.讨论尝试:

  (1)怎样跳,才能和小兔子一样落地轻?

  (2)各小组利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落地轻,落得远。

  3.发表分享:请各组做做看,选出最好的小组和个人带领练习,相互交流,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4.展示归纳:设计陷阱(将小垫子纵放),小兔子越过“陷阱”,评比,各小组以过得多者为胜。

  [设计意图]:立定跳远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分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地给他们创造自我设计、自我展示和交流探讨的机会。

  (三)综合活动

  1.想像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用跳跃动作,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试着练练看,并做到落地轻巧。

  2.用小布球尝试进行各种投掷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情歌舞:用动作、表情表现“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内容。

  六、自我点评

  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大风吹、小风吹”,“拍皮球”,“小兔子回家”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小兔子过陷阱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学生一下就过了陷阱,而能力弱一点的学生,通过连续的跳跃也能过“陷阱”,这是学生大胆创造的结果。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说明应变能力不够。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