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精彩6篇】

时间:2011-03-09 05:15: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一

主题: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一、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课,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

1. 通过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效果。

2. 介绍一些成功的团队合作案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意识。

3. 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三、教学过程:

1. 开场活动:播放一段团队合作的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和思考。

2. 分组活动: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项任务,如搭建一个纸塔或设计一个海报。

3. 展示成果: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4. 合作分享:让同学们分享在小组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引导他们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5. 结束语: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课,同学们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二

主题:珍惜友谊,共同成长

一、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课,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友爱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分享一些关于友谊的故事和名言,引导同学们思考友谊的意义和价值。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 引导同学们学会欣赏和尊重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珍惜友情,共同成长。

三、教学过程:

1. 开场活动:播放一段友谊的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

2.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和感受。

3. 合作游戏:进行一些团体游戏,让同学们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培养友爱精神。

4. 友谊分享: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5. 结束语:强调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理解和支持身边的朋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课,同学们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培养了他们的友爱精神,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

  一、学生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并针对学生所谈的理想作适当的点评。

  二、新课

  1、什么是人生理想

  人生理想,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迈人中学时代的孩子,开始展开理想的翅膀,对美好的未来憧憬向往;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价值在于获得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名利主义者认为,出人头第,扬名掌权是活得有意义;实用主义者则认为,个人私欲和利益的获得和满足才是活得有价值。而我们认为,只有具有科学人生目的,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才真正把握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2、初中生理想的特点:

  (1)形象具体。他们往往以某个英雄、模范人物或生活中接触到的他所崇敬的人,或文艺作品中的某一人物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

  (2)大多与未来的学业、职业相联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把将来能考入某所名牌高中,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理想。据有人对某地区七所学校的调查表明,初中生约有66.4%的人,他们的理想属于职业理想,其中女学生占的比例更大。

  (3)大多与兴趣、爱好、特长相联系。如:爱好数理化的学生,往往把将来当一名工程师、科学家作为自已的理想;爱好唱歌跳舞的学生,不少就希望自已将来能成为歌星:歌唱家、舞蹈家;喜欢画画的希望自己成为画家;爱好打篮球的同学,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科比或者詹姆斯。

  (4)不稳定性。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多变。今天喜欢画画,明天爱好集邮;今天喜欢唱歌,明天爱好踢球,加上年少思想不够成熟,所以追求的目标往往不够稳定。所谓“少年多志,理想多变’’反映的就是这个特点。

  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1)立足现实,树立起人生的一个个奋斗目标

  对初中学生来说,读完三年书,面临着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在升学的问题上又面临着升普高升还是升中专、技校职校的选择。近几年,普高升温,许多学生盲目赶潮流,似乎考进高中,就能考入大学,考上大学,才有出息。孰不知,高考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如果升学,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究竟适合升人何类何种学校;其次应考虑自己的爱好与志愿。如果自己的想法不切实际,应适当调整志愿;另外,也应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能力。如果自己有可能

  考入高中,进而考上大学,这是好事,家长也会尽力支持,如果没有可能考入高中,那么大可不必硬去赶这个潮流。“条条道路通罗马”,不管在什么学校,只要自己勤奋、刻苦、好学,都可以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不是一纸文凭。古今中外,没进过高等府而在学术上有建树,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不乏其例:第一个揭示雷电本质的富兰克林、近代电磁奠基人法拉弟、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都是学历甚浅,自学成才的典范。如果就业,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确立“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行行出状元”,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大潮中,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职业。长春市有个姑娘,接母亲的班到浴池当服务员和搓澡工,一开始她觉得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到浴池工作更觉低人一等,没出息。后来在母亲、单位领导和师傅的帮助下,转变了思想,主动拜师学习修脚技术,成了声名远扬的女修脚技术工人。她说:“每当顾客感谢我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可见,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是行动,是实践。

  (2)胸怀大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理想,按人们奋斗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和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理想按照它们对社会和个人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低层次理想和高层次理想。一般说来,生活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都属个人理想,属低层次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属于社会理想,属高层次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对人生价值意义不尽相同,但密切联系。一般说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会有矛盾。如:个人希望做一名医生,结果去学了理发;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者、教授,结果去当兵?这时,我们·应调整个人理想,使之与社会理想趋于统一。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的经历和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李素丽曾想成为一名大学生,她为此而勤奋、努力过,但高考揭晓,她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大学的门坎没能跨进,却当上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她没有沉沦,没有消极,及时调整了个人理想,以当一名“为人民服务,受人民欢迎的售票员”作为自己事业的目标。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售票工作上,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娴熟;她微笑服务,礼貌待客;她视乘客为上帝,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总的来说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就一定程度的促进实现社会理想。

  4、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我认为,做为中学时代的同学们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强身健体拥有强健的体魄。

  (2)勤奋努力的学习知识。

  (3)养成良好的形为习惯。

  (4)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力求做到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

  三、小结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这首诗,我们耳熟能详。为了理想勇敢前进,这首歌人人会唱,我坚信同学们为了理想付出不懈努力,将来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课后反思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恩之心”的意识转变,学会感恩。

  活动设想:

  由动而感,由感而动。设置若干项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用心去理解、体会父母之爱,由动而感。再让学生在感动后从学会感谢到学会常存感恩之心,学会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

  活动准备:

  1、主持人两名;演唱人员若干;朗读人员若干;

  2、歌曲:《父亲》《听妈妈的话》《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等;

  3、诗歌:《生命因你而不同》(学生原创);

  4、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孝心无价》《游子吟》

  5、教室场景设计和课件

  活动流程

  导入:

  1、播《父亲》,展示父子画面(3分钟)

  2、主持人致开场词,引入主题《感·动》——由动而感,由感而动,体会身边最值得我们珍惜的美。

  活动一:我名字的故事(5分钟)

  活动二:父母亲的故事(20分钟)

  活动三:诗歌朗诵《生命因你而不同》(5分钟)

  活动四:心理实验《人生的选择》(20分钟)

  活动五:我爱我父母

  结束:班主任;齐唱《听妈妈的话》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五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即懂得孝。

  3、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形式

  小品、相声、讨论、图片展示等

  三、活动时间

  12月18日第四节

  四、活动地点

  综合楼②三楼多功能厅

  五、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孝顺?”

  (二)什么是孝顺?

  ①从甲骨文方面解释孝顺的含义

  ②展示古今孝顺的2个事例

  (三)小品《可乐风波》

  通过反映当今中学生存在的普遍情况,引出问题。

  (四)现场采访:

  1、观看小品后对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结合自身情况,说己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

  (五)相声《拥有好习惯,孝顺咱爸妈》

  让学生们认识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六)播放视频《凌晨,小女孩……》

  (七)家长朗读《致儿子的一封信》

  通过信件让学生了解家长的心声。

  (八)家长与学生互动

  学生:如何把良好习惯转化成对父母的孝顺之心、感恩之情

  家长:学生这段时间的转变以及对学生今后的期望

  (九)播放图片《你对我的好》

  让学生感受家长对自己的好,加深对“孝顺”的理解认识。

  (十)学生“宣誓”

  对家长做出承诺,让家长放心。

  (十一)班主任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 篇六

  活动目的:

  1.马上就一年了,回顾历史了解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2.掌握灾害时自救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男: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这一时刻,是全中国人民都不该忘记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的。此次地震,振源只离地表30km,振动了大半个中国。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个原子弹的威力,且余震多达一千多次。可谓是天将降大难于中国!

  女: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他们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变成凄惶的废墟。在那片废墟上的是形单影只,哭红双眼的家人和一只只仿佛在留恋徘徊的黑色蝴蝶。

  男:让我们随着短片,走进这令人沉痛的汶川大地震,为死去的同胞默哀!

  (放视频《快一年了!回顾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

  女:面对灾难和死亡,人们没有屈服。伴随着温总理奔忙的脚步,我们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希望;在房梁塌陷的一瞬间,是教师完全燃尽正旺的生命,照亮孩子稚嫩的脸庞;面对救援战士“再让我救一个”的呐喊,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男:让我们把一首诗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送给灾区的人民,让故去的人们得以安息!诗朗诵。

  二、诗歌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

  三、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女:大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数字是触目惊心,令人沉痛的。但是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北川相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究其原因,是校长叶志平4年来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时,1分36秒内全校师生2200多人按指定路线有序撤到操场上。

  男:痛定思痛!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就能在灾难中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地震发生后,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

  女:看来,汶川大地震确实教育了我们,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自救常识,让我们再来讨论如果其他灾害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四、小组讨论上一个问题。

  五、主题班会总结。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怀着希望起程,一切困难、灾难都将被我们踩在脚下。

初一主题班会课教案【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