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5-03-04 04:20: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一

为了提高中班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制定了一份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

一、认识陌生人

1. 与孩子们讨论什么是陌生人,告诉他们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或跟陌生人走。

2. 角色扮演:让孩子模拟在公共场所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情境,教会他们如何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二、应对拐卖

1. 讲解什么是拐卖,告诉孩子们如果身边有陌生人试图带走他们时,应该大声呼救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 练习:让孩子们学习拨打紧急电话“110”,并模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报警求助。

三、防范诈骗

1. 教导孩子们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予的礼物或帮助,告诉他们不要随意透露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2. 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导孩子们如何判断是否受到诈骗,提高他们的警惕意识和辨别能力。

四、制定安全规则

1. 与孩子们一起制定一些安全规则,如不单独离开家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让他们明白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2. 考核: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的考核活动,激励孩子们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育教案,我们相信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安全问题,学会有效地防范拐骗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安全。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二

在中班教育教案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有效避免潜在的危险。

一、角色扮演

1. 让孩子们模拟在公共场所遇到陌生人的情境,引导他们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2. 角色扮演警察和坏人,让孩子们体验报警求助的过程,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安全知识教育

1. 介绍拐卖和诈骗的概念,告诉孩子们如何判断陌生人的真实意图,避免受骗上当。

2. 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孩子们传达防范拐骗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三、实地体验

1. 组织孩子们参观警察局、消防队等安全单位,让他们了解安全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以及如何在危险情况下求助。

2.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学习如何选择安全的行为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家校合作

1. 与家长共同制定安全教育计划,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安全状况。

2. 定期举办家庭安全教育讲座,提升家长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通过以上的安全教育教案,我们相信中班的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安全问题,学会有效地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安全。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准备:

  防拐骗模拟演练,绘本《不跟陌生人走》。

  过程:

  1.情境演练:

  区域活动时间,幼儿进行区域活动,陌生人(其他班级的家长)来班级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进行拐骗。

  (1)我是新老师,今天我要请你们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们去吗?

  (2)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妈妈请我来接你去她单位。

  (3)你们卢老师今天请假,我带你们到外面去玩,你们去吗?

  (4)小朋友,我请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妈妈。

  2.讨论:

  (1)这个阿姨是谁?你认识她吗?

  (2)不认识的人,我们能跟她走吗?

  (3)绘本:《不跟陌生人走》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

  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2、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对防拐骗防走失的重视。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关于防拐骗走失的ppt课件,情景视频。

  2、请客人老师扮演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组织幼儿去超市,走到超市门口时,教师假装接电话说有事离开一会。并叮嘱幼儿不要乱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客人老师拿着糖果贴纸玩具,充当陌生人过来假装问路说,哎!小朋友,你们知道新宏幼儿园在哪吗?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师只给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请求孩子帮忙带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儿园。

  3、另一位客人老师将拐骗演练情景录成视频作为案例放到课上讲解。

  二、结合视频,讲述走失及被拐骗的事例

  师:被拐骗的小朋友,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呢?他们会遇到哪些遭遇呢?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防拐骗防走失知识。

  四、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的走失经历及处理办法。

  五、小结

  告诉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要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骗、被绑架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准备:

  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

  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

  (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

  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3)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

  (4)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

  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

  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

  (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

  1、你们想,公鸡已经受骗两次了,猫和画眉鸟更加担心了,所以它们临走的时候又会如何对公鸡说呢?从猫和画眉鸟三次关照公鸡的语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又一次来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是把前两次唱的歌又对着公鸡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3、两首儿歌都唱完了,可是公鸡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你们想,当小豆和麦子都骗不了公鸡,狐狸又可能会想出什么好吃的来欺骗公鸡呢?

  4、那狐狸第三次到底又是怎样唱的呢?

  5、你们想,当公鸡听到这里时会怎么样?

  (四)提升归纳公鸡的特点,感悟蕴涵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发展到这里,公鸡前后一共受骗了三次,你们明白公鸡一次次受骗的原因了吗?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