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优质3篇)

时间:2017-03-02 05:15: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 篇一

引言

后张法是一种常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通过在结构表面张拉钢缆,并将其粘结于混凝土中,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本文将介绍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并详细讨论各个施工步骤。

材料准备

在进行后张法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预应力钢缆、预应力锚具、粘结剂、切割机、锤子、钳子等工具。

施工步骤

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粘结剂能够与混凝土牢固粘结。可以使用切割机将表面的瑕疵和不平整部分去除,然后使用锤子和钳子清理表面。

2. 钻孔:在表面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钻孔以安装预应力锚具。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和孔径,并使用专用的钻孔设备进行钻孔。

3. 安装锚具:将预应力锚具插入钻孔中,并使用锤子和钳子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确保锚具与混凝土结构紧密贴合,以保证后续的钢缆张拉效果。

4. 粘结剂涂布:在锚具安装完成后,需要涂布粘结剂。根据粘结剂的使用说明,将其均匀涂布在预应力锚具和混凝土表面上。待粘结剂干燥后,即可进行钢缆的张拉。

5. 钢缆张拉:使用专用的张拉设备对钢缆进行张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根钢缆的张拉力,并逐步进行张拉,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在张拉过程中,需要确保钢缆的张拉力均匀,并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

6. 粘结:当钢缆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后,需要进行粘结处理。使用粘结剂将钢缆的末端粘结于预应力锚具上,确保钢缆与锚具之间的粘结牢固可靠。

7. 后续处理:在钢缆粘结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可以使用专用的工具修整钢缆的末端,并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钢缆的使用寿命。

结论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钻孔、安装锚具、粘结剂涂布、钢缆张拉、粘结和后续处理等步骤。通过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可以确保后张法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监控,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 篇二

引言

后张法是一种常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通过在结构表面张拉钢缆,并将其粘结于混凝土中,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本文将继续介绍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重点讨论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问题

在进行后张法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 工作人员安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 设备安全:使用的钻孔设备、张拉设备等需要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钢缆安全:在钢缆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缆的张拉力和应力情况。过大的张拉力可能导致钢缆断裂,过大的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因此,在进行钢缆张拉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设计,并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

为确保后张法施工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1. 施工方案审核: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步骤、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内容。

2. 材料检测: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预应力钢缆的拉伸性能、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等。

3. 现场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如混凝土表面处理是否到位、钻孔是否准确、锚具安装是否牢固等。

4. 张拉力监测:对钢缆的张拉力进行监测,确保其与设计要求一致。可以使用专用的张拉力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结论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严格的安全操作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后张法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 篇三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施工中质量控制及安全注意事项。

  关键词:预应力;后张法施工

  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长的同时,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平面尺寸超长、功能空间超大的建筑也迅速涌现。预应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约钢材、增大结构跨度、减少结构自重、提高使用功能、综合效益好等优点。经反复对比研究,本工程选用有粘结预应力梁和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板设计和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预应力结构部分为有粘

结预应力框架梁结构,预应力筋用15.24合线,强度为1860N/m2 ,二级低松弛钢线,每米配7~12根。采用后张法,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后方可张拉,7孔张拉控制力为1350kN,12孔张拉控制力为2300kN。

  有一端和两端张拉,张拉端采用群锚体系,固定端采用P型锚具,共三层。一0.08m标高处梁有3根7孔,5.320m标高处梁有5根12孔,10.772m标高处有6根7孔,共计14根梁。

  二、预应力施工工艺

  (一)施工前的准备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在施工前组织各级技术人员审图,对关键部位放出大样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并多次对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主要梁柱节点放1:1足尺大样,实地演练。

  机具设备的选用:钢绞线张拉设备,根据张拉所需拉力值选用YCW型液压穿心式千斤顶,千斤、油压表使用前要经过计量局校验,表盘读数60MPa。配套机具:挤压器、电动灌浆机,高压油泵等。

  钢绞线的制作与穿束: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根据结构图尺寸配合选用的锚具、张拉设备等各项系数进行计算确定,两端张拉时L—L+2L2,L为构件孔道长度,L2为千斤顶长度,一端张拉时L—L1+L2;钢绞线下料宜采用砂轮切割机,必要时也可采用气割,气割时熔渣不得飞溅到其它部位钢绞线上,保证切口平整,丝头不散;钢绞线采用预先编束,每根钢绞线下料时,在两端头编号,应排列理顺。沿长度方向7根每隔2m用22铁丝捆扎一道;12根每隔lm捆扎一道,铁丝扎头朝内;钢绞线束编好后用人工先放入预应力大梁内,然后再穿入波纹管;钢绞线制作要求,钢绞线盘平放,并固定盘心,才可拆除扎线。将线头平拉出盘。钢绞线在画划线处切割下料,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钢绞线束应按梁编号堆放整齐且钢绞线顺直无弯曲,外观无裂纹,无锈蚀,油污。工作长度内无烧伤、无焊疤,成束顺直无扭曲,捆扎牢固;波纹管制作和接头,波纹管用0.75mm铁皮机加工制作,尺寸应正确,接缝严密。接头管可用长度为300mm的大一号尺寸波纹管,直径80mm的可作直径70mm的接头在跨中,套管两端用胶带缠绕严密,以防水泥浆浸入。波纹管接头做法应符合要求;钢绞线、锚具、夹具的选用: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GB/T522规定;根据结构设计预应力筋选用匹配的OVM15型锚具、夹具;预应力钢丝线和锚具、夹具等进场时应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要进行外观尺寸检查。

  (二)施工工艺流程

  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三)材料的选用及验收

  预应力筋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低松弛有(无)粘结钢绞线D15.2mm,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k-1860MPa.钢绞线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行外观检查和标牌检查,抽取试样委托相应资质单位做力学性能试验,3根一组。

  锚具 锚具采用QM型锚具,锚具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试验,数量为锚环5个,夹片25副,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中I类锚具的要求。

  波纹管 波纹管采用金属螺旋管,管内径分别为5根钢绞线60mm,六七根钢绞线70mm,8根钢绞线75mm,接头管内径分别为大—号同型螺旋管.其尺寸性能要求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规定。

  (四)设备进场及标定验收

  预应力工程用设备有:液压千斤顶及相应油泵、挤压机、灌浆机等,检验及标定需提供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标定报告。遇到以下情况需重新标定:千斤顶及油泵校验期限超过半年时;张拉时,出现断筋、滑丝而找不到原因时;千斤顶严重漏油或修理后、油泵修理后;油压表不归零或损坏、失灵,更换新表后;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值相差过大。

  三、施工注意事项

  各种设备机具均应由专人妥善使用,维护和定期校验。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如张拉时预应力筋连续断裂;千斤顶油封损坏,漏油严重;油压表指针不能返回零点;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值相差过大10%~5%;千斤顶调换新油压表,需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重新校验。

  钢绞线拆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线头弹伤。牵引开盘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抛出的弧度不宜过大,遇有意外情况立即停止。切割铡绞线时,两端要有人用手操作,防止断头伤人。

  砼浇筑前注意事项:浇筑砼前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重点是波纹管有无破损,套管接头有无鼓包,预结力筋束的最高点、最低点、反弯点是否与设计一致,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是否妥当,张拉端外露长度是否够长,应作检查记录。立模前纠正;波纹管和灌浆孔的保护,事先认真检查保证波纹管和灌浆孔位置正确和不渗漏,砼浇筑过程中,防止振动器碰撞是施工的关键,为此,要提前在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指出波纹管的具体位置,在浇筑过程中灌浆孔的三通,不能用手去搬,钢筋不得用撬扛撬动,避免三通不结实而被搬掉,同时避免挤坏或挤漏波纹管。施工中配备专人旁站监督,随时检查异常现象,确保波纹管与三通处于完好状态;注意张拉端垫板及其它埋件的正确位置。

  四、张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两端张拉采取先后交替进行,千斤顶升压或降压速度应缓慢。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不能站人,测量伸长值或敲打工具锚时,操作人员站在千斤顶侧面,无关人员不得围观或进入现场。

  结语

  经过承包单位合理组织及专业单位的积极配合,项目顺利地完成,达到了节约钢材、提高了经济效益的预期效果,显示出了预应力结构在大面积建筑中的独特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应力筋位置的准确和张拉效果,满足结构工程的要求,在防止孔道漏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没发生一次孔道堵塞情。在预应力筋制作过程中严格按实际尺寸控制,波纹管按模数下料,降低损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宗放.我国预应力技术的现状与展望EJ].建筑技术.1998.29(12) :81 6.

  [2] 冯大斌.首都国际机场停车楼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施工[J].建筑技术.1998,29(12) :821.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