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教学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9-02-04 04:25: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班主任德育教学论文 篇一

标题:班主任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

引言:作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德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践方法。

一、班主任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1. 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班主任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班会活动的组织等方式,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律水平。

二、班主任德育教学的实践方法

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班主任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可以通过个别谈心、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所在,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定期组织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3. 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班主任应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意义。

结论:班主任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班主任应重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运用合适的实践方法,全面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班主任德育教学论文 篇二

标题:班主任德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引言:班主任德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班主任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德育教学内容单一:有些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品德修养的培养。这使得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素养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2. 德育教学方法单一:有些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仅仅依靠讲解和灌输,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 德育教学缺乏系统性:有些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只是零散地进行一些道德教育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班主任德育教学的对策

1. 多元化德育教学内容:班主任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德育课程、道德讲座、品德故事分享等方式,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

2. 创新德育教学方法:班主任应注重德育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规划德育教学过程:班主任应在德育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确保德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德育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结论:班主任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班主任应关注德育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德育教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班主任德育教学论文 篇三

  一、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要有高度认识

  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关键之处,既是树立学生的道德理想观念,又要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小学教育是正规系统教育的起点,贯穿整个少年阶段,对人的一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教育家把“素质”用一句话简单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真是言简意赅,德育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是除了知识能力以外的因素,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人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快慢之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曲线,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也许不是件难事,但是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很难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初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之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迈好人生第一步,成为未来社会栋梁之材,至少多一份安定和谐。

  二、建立充满爱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尊重、欣赏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出发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懂事早,敏感且有较强的自尊心,需要老师、家长细致的关心和尊重。班主任首先得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充满爱心,另外还不能仅仅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自己犯错误也要勇敢地承认。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能因为成绩好就给予过分的关注,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就苛刻求全。而要平等地对待全体同学,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都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学生感受你尊重、爱护他们,就会自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才能保障班主任顺利开展各项德育工作。

  三、教师要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典范

  德育工作不同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有其特殊性,不是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式的过程,班主任的作用非常关键,除了作为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担当着班级管理的责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组织、指导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学习。课余时间要进行继续再教育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质,钻研业务,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把握得当,对相关课外知识更要广泛了解。总之,班主任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一定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要加强学习,才能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表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楷模。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求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后再谈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近年披露的虐待、猥亵小学生案件,都一再说明无德无以为师,对学生的伤害比其他人更大、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巨大。老师必须严格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工作中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严格遵守,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合格的班主任。

  四、掌握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对象,说出恰当的话。同样班主任在管理中,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时间、地点,事情的轻重缓急,运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批评学生时要遵循先抑后扬,适度、得当的原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班级的管理更是如此,在批评中要注意语言的技巧性,采用恰当的言辞,先表扬,后批评,通过婉转、温和的语气等。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人的思想行为的否定,尽量不用消极的、过激的语言,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但是对于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举止,要果断采取措施,决不姑息。对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轻微的错误,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量化的管理,适度批评,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谈心,肯定其优点,让学生在和善的氛围下,用针对性的语言,举出具体事例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认识到错误,进行反省,让学生心悦诚服,避免了在全体同学面前对其批评,造成学生自卑,同时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难以真正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只有这样才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效果。对于严重违纪的行为,也要保持冷静,控制情绪,不能说出有损师德的话。还有就是个别学生反复犯错,犯了错误能够承认,也能改正,但是过后还犯,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忍耐力,对这种行为,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沟通时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认识到小学生心理的不稳定性,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要理解这种反复性,对小学生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五、加强与家长沟通工作

  德育教育是系统且长远的工程,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对小学生而言,单单依靠老师和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班主任能否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关系,将直接影响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班主任与家长在德育教育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有用之才,这是老师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情况通报给家长,还可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余的生活状态,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保持联系,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按学校要求进行教育,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日常生活中的良好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应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总之,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个教师在工作当中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班主任德育教学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