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经典3篇)

时间:2011-09-01 09:14: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篇一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是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将探讨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是指储量较大、含油气量较低的油气田。其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积环境条件。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和页岩等地层中,这些地层通常具有较好的沉积环境条件,如较大的湖盆、坳陷等。这些地层在沉积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有机质,并形成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储集的条件。

其次,有机质丰度。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有机质丰度较低,通常在0.5%-2%之间。这种低丰度的有机质含量使得岩石中的油气生成和储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来形成油气田。

第三,构造条件。构造活动是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构造活动可以使岩石发生抬升、断裂等变形,从而形成裂缝和孔隙,有利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同时,构造活动还能改变地层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对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最后,油气源条件。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油气源通常来自于上部地层或附近的生油母质。这些生油母质在地质历史中经过一系列的生烃作用,生成了大量的油气,并通过运移作用,被储存到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中。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分布规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质构造条件。中国地处于活跃的构造带,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多样,对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川滇盆地就是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其次,沉积环境条件。中国拥有丰富的沉积盆地和地层资源,这些地层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条件,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例如,中国东北地区的长春凹陷就是以碳酸盐岩和页岩为主要储层的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分布区域。

第三,油气源条件。中国不同地区的油气源条件有所差异,这也影响了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例如,中国东海地区的油气源主要来自于邻近的深层生油母质,形成了一系列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

综上所述,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环境条件、有机质丰度、构造条件和油气源条件等。其分布规律主要受地质构造条件、沉积环境条件和油气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篇三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我国低丰度岩性油气田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储量规模,在中、古生代地层均有广泛的分布,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背景和成藏条件,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其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不明.本文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低丰度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富集规律和未来的勘探领域.研究指出了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的几个地质背景:大面积高丰度烃源岩;平缓的'构造格局;稳定的沉积背景;大规模的沉积体系;建设性成岩环境.系统分析了油气田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①陆相(或海陆交互相)大型三角洲平原-前缘主河道砂体、海相高能相带(台缘礁滩、滨岸砂体)是大型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②次生溶蚀相、白云岩化相、风化淋滤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TSR相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是优质储层及大油气田分布的有利区;③古地形(古隆起、斜坡、起伏带、鼻隆等)、断裂(层/褶/坡/陷/块)带、构造反转带、裂缝发育带和地层剥蚀尖灭带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构造条件和富集地区;④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的分布和富集普遍受控于构造、沉积和成岩三因素控制的"甜点".研究成果可为寻找油气勘探的后备领域和储量接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作 者:邹才能 陶士振 谷志东 ZOU Caineng TAO Shizhen GU Zhidong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

0083 刊 名:地质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80(11) 分类号: P61 关键词:低丰度 大型岩性油气田 形成条件 主控因素 分布规律 "甜点"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