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精彩3篇)

时间:2014-02-02 08:16: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 篇一

元旦节,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也是人们欢庆新年、放松身心的时刻。然而,你知道元旦节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元旦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将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在古罗马人的传统中,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神、互赠礼物、互致问候等。此外,他们还会点燃篝火,用火焰来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旦节的庆祝习俗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元旦节被视为天主教圣诞节的延续,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而在亚洲,元旦节则通常与春节相结合,成为一个欢庆新年的时刻。

在中国,元旦节的庆祝活动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清朝皇帝会在元旦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官员和士人参加,以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此后,元旦节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放假休息,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共度时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元旦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丰富。如今,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晚会、烟火表演、音乐会等。此外,购物季也通常会在元旦期间展开,各种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

总的来说,元旦节是一个庆祝新年、迎接新生活的重要时刻。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无论是古代的祭神仪式,还是现代的晚会烟火,元旦节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 篇二

元旦节,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1月1日被人们当作新年的开始,是人们欢庆新年的时刻。那么,元旦节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元旦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罗马时代。当时,古罗马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将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古罗马人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包括祭神、互赠礼物、互致问候等。他们相信,通过祭神仪式,可以祈福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旦节的习俗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元旦节被视为天主教圣诞节的延续,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而在亚洲,元旦节则通常与春节相结合,成为一个欢庆新年的时刻。

在中国,元旦节的庆祝活动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清朝皇帝会在元旦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官员和士人参加,以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此后,元旦节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放假休息,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共度时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元旦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丰富。如今,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晚会、烟火表演、音乐会等。此外,购物季也通常会在元旦期间展开,各种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

总的来说,元旦节作为一个庆祝新年、迎接新生活的重要时刻,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元旦节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无论是古代的祭神仪式,还是现代的晚会烟火,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希望。让我们在元旦节这一天,一起欢庆新年,迎接新的开始!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 篇三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节的来历(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