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端午节作文大全(优选3篇)

时间:2016-01-04 04:38: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端午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始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忠诚正直,但由于受到恶毒的诽谤,被楚怀王贬谪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屈原对楚国的忠诚感和对国家的痛苦感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中,他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然而,楚国内部的腐败和对他的诽谤使屈原感到无法承受,最终他选择投江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的伟大,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赛龙舟。传说当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打捞他的尸体,纷纷划船出去寻找。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人们就在江里撒下了米饭,希望鱼虾们能吃饱了就不再伤害屈原了。后来,这个习俗就演变成了赛龙舟的活动,人们划着装饰得像龙的船艇,在江河湖海中竞速。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习俗。人们会贴上艾叶和菖蒲,这是为了驱邪和消毒。还有端午节的特色食物——粽子,它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里蒸煮而成。粽子有很多不同的口味,有甜的有咸的,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是人们团聚、祭祖、纪念英雄的重要时刻。通过庆祝端午节,我们向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致敬,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二:端午节的现代庆祝方式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现代的庆祝方式更加多样化。

首先,家庭聚会是端午节的重要庆祝方式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团聚,一起欢度节日。家人们会一起包粽子,这是一个团结的过程,大家相互帮助,分享快乐。家人们还会一起吃粽子、喝雄黄酒,品尝端午节特色的美食。在一起共度时光,人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其次,参加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现代端午节庆祝的重要方式。许多城市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赛龙舟比赛、舞狮表演、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享受。

此外,端午节也是旅游的好时机。许多人会趁着假期去旅行,探索新的地方。一些有着端午节文化底蕴的地方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比如乌镇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乌鲁木齐的赛马节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且给他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最后,社交媒体的普及也给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端午节活动,与亲朋好友互动。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等方式,将自己的端午节庆祝过程分享给更多的人。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演变。无论是家庭聚会、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旅游还是社交媒体互动,人们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团聚、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

说说端午节作文大全 篇三

  说说端午节篇一

  端午,中国人都知道的。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一早起来,站在院里活动身骨,然后在耳边挂上一脉不知名的植物,那个植物有一种摄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觉都被卷走,脑中只有一股清风在环绕。

  那时候还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处,但是听爷爷奶奶说过,那是一种可以避邪的草药,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万别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门,看到家家户户上挂着的都是那种植物,在门窗上,在小屋中,整个小城迷漫着这种清香的气味,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我们可以吃鸭蛋了。

  你别认为鸭蛋没什么,你得记住,那一天是端午。

  没错,端午的鸭蛋是很特别的。

  这些鸭蛋是以我上文说的药草煮出来的,那药香再加上鸭蛋本身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而且,鸭蛋也因为药草的浸泡,全变成了青黄色,看着都让人眼谗。

  儿时手比较小,想多拿鸭蛋却拿不了几个,所以总是用毛线织成一个络子,然后用一个个装在里面,挂在胸前,这当然不好看!但当时却是我们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挂久了,我们一高兴,便掏出络子里的鸭蛋,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黄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净。晚上一到,便钻进竹林中,抓几只萤火虫,放在蛋壳中,在上面盖一层薄罗,封好。萤火虫便在里面一闪闪地亮,很是灿烂!

  现在长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会再有儿时的端午吧!

  说说端午节篇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道端午节,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于泊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用粽叶,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里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有着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早晨,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奶奶先拿出几片粽叶,卷起来,弄得像个漏斗似的。然后,奶奶将糯米倒进“漏斗”里放上几颗蜜枣和一点儿枸杞子,再铺上一层糯米,弄剩余的粽叶裹好,拿一根细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陆续包了好多粽子。看着这些香喷喷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节还划龙舟的比赛。一只只龙舟漂泊在水上,就像一只只天鹅在水上嬉戏。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感到惬意极了!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说,更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敬佩!

  说说端午节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啦!

  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妈妈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在桌子上了。我赶紧洗脸、刷牙,然后就叫爸爸一起来吃粽子。我们一家边吃边谈论粽子。我问爸爸:“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我的话,却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爸爸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着名的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忧愤,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让鱼儿们去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真是好样的!可是妈妈,粽子是怎么包的?”妈妈说:“粽子是用鲜嫩的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或者豆子。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很好吃。”

  上午,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挂在门上。据说在端午节这天,门上挂艾草,不仅可以保健康,还可以去邪恶,招百福。我家门上挂有艾草了,今后我们一家人都会健康平安。

  端午节不仅有趣,还有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喜欢过端午节。

  说说端午节篇四

  户户人家的大堂前都放了两束窗蒲水草。大堂里也搁着猪豚子、桂花鱼、雄黄酒和粽子。今天差不多是收菜籽的时节,聪慧的农民早把收菜籽都割来了,放在门前空地晾晒,等烤得翻滚,就去炸菜籽油。屋里屋外都漫溢着艾叶香和浓浓的酒香、粽香,乡间里也漫溢着幸福的气息。

  乡间这圼没有大江大湖,所以划龙舟的风俗也延传不下来。但是在汩罗乡间就不同了,那是岳阳最传统的风俗,都是十几条龙舟,在船首的敲鼓,后面的划龙舟。在那儿的老人家听说,龙舟是要偷的木,被发现后,这些人就飞快地逃跑,船在水中才跑得快。在事后,窃主看见那是去做龙舟,就不会追究了。还听说获奖者可以得到“粽子岳阳楼“。

  那让人垂涎三尺的粽子就更翘(受欢迎)了。粽叶是要在河畔那儿摘来的,农民穿着草鞋,拿着镰刀,到那满是泥泞的地方摘来。那儿常有蛇、瘶蛤蟆,因为危险,所以粽叶包起来更香,更地道,比那些荷叶,珠叶好多了。采一盆回来,要放在热氺锅里煮,再用清水浸透,剪掉叶头,接下来的做法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把粽叶上的刺毛抹掉,做成尖稚形,这是最古老的方法。再往里面放自己爱吃的肉、红豆、小米、黒米等,用麻绳捆住挂在椅子上。古老的方法是难延续的,买的粽子各式各样,也不再是这样了。所以我也没有成功过,还有点遗憾。

  当然,乡间的人要串门,送祝福。我也和其它孩子一样,爱去外地串门。

  乡间的端午,是一轮明月悄悄地送去了我们的梦乡。

  说说端午节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族佳节。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1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端午节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

百病、佩香囊、挂艾叶菖蒲榕枝……

  我们南京人素有“过端午、吃五红”的习俗。五红菜通常指:烤鸭、龙虾、红油鸭蛋、苋菜和红烧黄鱼。端午节的“吉”时在“午时”,南京至少八成以上家庭在此时团聚在一起共进午餐,谓之“赏午”,吃“五红”,防毒辟邪。

  这就是我的介绍。

  说说端午节篇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午节。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就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线系在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辨包的粽子、雄黄酒。不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棕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竟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知道一首关于端午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唐代诗人文秀作了一首古诗:

  端午

  [唐]文秀

  苏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出原。

  堪笑楚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流节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说说端午节作文大全]

说说端午节作文大全(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