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龙节作文【最新6篇】

时间:2011-09-09 05:34: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炮龙节作文 篇一:传承中华文化的盛会——炮龙节

炮龙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各地的村庄和城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一节日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盛行,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炮龙节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炮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相传,在古代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凶猛的龙来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为了保护村庄和人民的安全,村民们决定用炮弹来驱赶这条凶猛的龙。他们将火药放在竹筒中,点燃后发出巨大的声响,成功地吓跑了龙。自此以后,炮龙节便成为了一年一度的盛会,人们用炮龙来祈求平安和祈福。

炮龙节的庆祝活动通常分为两个部分:舞龙和放炮。舞龙是炮龙节最具特色的表演之一,它需要一群人手拉一条长长的龙,其形状和色彩丰富多样。人们手持彩旗,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舞动着龙的身躯,展示出生动活泼的形象。舞龙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通过舞龙,人们传承了古代的祭祀活动和对龙的崇拜。

放炮是炮龙节最为吸引人的环节之一。人们会在庆祝的场所放炮,用炮声来驱赶邪恶和霉运,带来好运和吉祥。炮声震耳欲聋,烟花炸开的瞬间,炮龙节的气氛会达到顶峰。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抒发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放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炮龙节不仅仅是一场盛会,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炮龙节,人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祭祀活动的历史渊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炮龙节也成为了各地村庄和城市特色文化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总之,炮龙节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龙和放炮的庆祝活动,人们传承了古代的祭祀活动和对龙的崇拜,同时也表达出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炮龙节的举办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参与炮龙节的庆祝活动,传承中华文化的盛会。

炮龙节作文 篇二:炮龙节: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炮龙节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农历二月初二的民俗节日,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出现,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炮龙节的舞龙和放炮环节是这个节日最为吸引人的部分。舞龙需要一群人手拉一条龙,通过舞动的形式来展示龙的形象和神秘感。放炮则是通过炮声和烟花来庆祝节日,传递吉祥和祝福。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在过去是非常受欢迎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

首先,放炮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的燃放会导致大量的烟尘和噪音,对空气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不当的燃放方式还可能引发火灾和人员伤亡。因此,我们需要在庆祝活动中加强环保和安全意识,控制放炮的数量和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

其次,炮龙节的庆祝活动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要求,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使用机械化龙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拉龙。这虽然提高了舞龙的表演效果和观赏性,但也丧失了传统的民俗特色。我们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和发展,使舞龙的表演更加精彩和具有观赏价值。

最后,炮龙节的庆祝活动也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尽管炮龙节在北方地区非常盛行,但在其他地区的知名度并不高。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将炮龙节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和了解。

总之,炮龙节作为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强环保和安全意识,控制放炮的数量和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创新和发展,使舞龙的表演更加精彩和具有观赏价值。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参与到炮龙节的庆祝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炮龙节作文 篇三

  今年的寒假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其中的一些情景却让我一直回味无穷……

  早就听说过宾阳的炮龙节,今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我、妈妈、爸爸、弟弟和外婆坐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宾阳,准备一睹它的热闹场面。到了宾阳,已经是下午了,爸爸说:“鞭炮声你们可能受不了,我们还是去买些口罩和棉花吧!”听了这句话,我更是又兴奋又害怕。

  买完东西,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饭。

  吃完饭,我就去了爸爸的公司看叔叔阿姨们制作的“龙”,那“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要长,有11节、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上面的“龙鳞“金光闪闪,漂亮极了。

  突然,有一个叔叔拍了拍我,问:“小朋友你了解炮龙节吗?我说给你听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这一天的宾阳可就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了。人们自己制作龙,然后把正燃放的鞭炮扔到龙身上。龙被视为新年的神物,炮龙节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我听了就更想快点亲自参加到炮龙节的活动中去了了。

  “开始炸龙了!”不知谁说了一声,只听见咚咚咚,锣鼓声响;噼噼啪,鞭炮齐鸣。这响声真是震耳欲聋呀!幸好我们准备了口罩和棉花。爸爸立刻跑下楼去炸龙,其它的人也赶紧跑到阳台上看炸龙。

  下面的人们挥舞着鞭炮,兴奋地朝龙扔去。妈妈看着也起劲儿了,于是她也跑下楼去炸龙。我也跟了下去,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在人群中的妈妈。看她这么兴奋,我们也不甘示弱,小心翼翼地炸起龙来。“龙”一边躲避着鞭炮,一边不停地往前舞动,这真是好一派“龙腾虎跃”的景象。

  炮声渐渐小了,随着一声哨响,炮龙节活动结束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来抢龙鳞呀!”一大群人像疯了似的狂奔而来,爸爸也去抢了,抢到了一大把龙鳞和龙须。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这些有什么用呀?”爸爸笑着回答:“龙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抢到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我听了点点头,高兴地看着手上的龙鳞、龙须,祈愿我们全家幸福平安。

  天色越来越暗,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宾阳,这热闹的场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炮龙节作文 篇四

  今年的炮龙节,住在南宁的表弟一家,也赶回来和我们一起看舞炮龙。

  晚饭后,我们就出发了。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的戴着安全帽,有的戴着口罩,有的拿着照相机,还有的手拿鞭炮跃跃欲试。我们挤到一处走廊下观看开光仪式。只见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正卧在道公面前,道公用牙咬破红公鸡的鸡冠,然后把鸡血喷点到炮龙的眼里。看到这里,小表弟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说:“这叫开光,点鸡血入龙的眼睛就表示沉睡的龙见光开眼,炮龙就要起舞、降福人间了。”正说着炮龙高高地昂起了

头,接着,鞭炮声、锣鼓声全都响了起来,霎时间,火光闪烁,炮响连天,烟雾弥漫,只见那炮龙时而把头高昂,时而俯首游动,那长长的龙身在烟雾中时隐时现。

  “啪啪啪”,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夹道相迎,将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把点燃的鞭炮挂在竹竿上,在炮龙身上挥舞,有的点燃串串鞭炮往龙头上抛,还有的爬到楼上燃炮,对龙来个高空轰炸。舞龙的叔叔、伯伯们非常勇敢,他们光着上身毫不畏惧鞭炮的烧炸,哪里炮火密集,就舞动炮龙冲向哪里……表弟看得目瞪口呆,问:“舞龙的叔叔为什么不怕炮炸?”爸爸说:“龙兆吉祥,炮烧得越多,龙舞得越精神;被炮炸得越多,舞龙人来年越兴旺,所以他们不怕。”

  炮龙沿着街一家一户地向前舞去。这一户的鞭炮声还没停下,另一户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炮龙昂首挺胸地迎着炮火冲去,龙身此起彼伏,龙尾摆来摆去,仿佛是一条真龙在雾海中游动。观看舞龙的人,也一步步向龙游的方向涌去。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声震耳欲聋,炮火光映红了天空,炮龙越舞越兴奋,游人越看越振奋,有的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舞炮龙的行列。整个晚上,宾阳县城都沉浸在欢腾之中……

炮龙节作文 篇五

  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

  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无论是舞龙人,还是鸣炮者,无论是父老乡亲还是贵客嘉宾,他们从四面八方奔踊到各个开光点,兴奋地等待着开光一刻。举舞时,组织单位首先举行开光(开光可分多个点)仪式。开光时,"啪啪啪",总指挥准时发出三发信号弹,震撼人心的开光时刻突现,多处开光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拜几拜,迅速间万炮齐鸣,光焰冲天,巨龙狂舞,欢声雷动。

  整个县城倾刻变成了炮龙之城,辉煌之城。开光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等管弦乐器以大小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开路,高举火蓝、火把相随,按事先安排的龙路循序渐进。舞龙者可分多套人马,轮流举舞,他们头戴滕帽,身系腰带,个个赤膞上阵任由多少鞭炮爆灼。请看吧,炮助龙兴,龙凭炮威,那一条条穿着金色龙袍的巨龙,时而高昂起头,向天空喷射出一团团吉祥的火焰,时而摇着奔腾,和光彩夺目的太金珠相戏相乐,一串串的电光炮竹,惊天动地煨响着,为巨龙助威助兴。

  炮龙每到各家各户各单位,都事先备足炮竹夹道而迎。凡炮龙到之处,鞭炮齐鸣,焰火缤纷,万头攒动,鼓乐助兴,热闹非凡。炮龙每到一家都必须待鞭炮响停后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数量有的户放几千头,有的放数十万头。舞龙一定要沿原来邀请的大街小巷举龙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为止。炮龙举舞一般连续昼夜,炮竹长鸣,也可直至两昼夜。舞龙者(人马)不怕疲劳,昼夜不睡,坚持到底。如有炮龙被炮毁,不管多少条龙全在所不顾。

  炮龙节,人们看到的是全城街巷人群万头赞动,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竹光映红满城,街道全是铺满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 宾阳炮龙之所以能够久盛不衰,全在于当地人民认为舞炮龙能招吉祥兴旺。当晚舞炮龙时,有不少人抱子抱孙去钻"龙肚",以求吉祥;敬请炮龙进自家屋宅举舞,更为吉利。有些群众求子心切,早与龙队私下定取"龙珠",以求添丁发财。

炮龙节作文 篇六

  炮龙节是我们广西宾阳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这一天,我们早早吃过晚饭,戴上头盔、口罩,还准备了耳塞。全副武装地出发了。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哇,许多人家的阳台上都堆着小山似的鞭炮。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今晚肯定热闹!

  晚上七点,炮龙开光仪式正式开始!开光师傅大吼:“开光!”两名青年便舞着子珠和财珠带领炮龙靠游向开光点,一位爷爷咬破鸡冠,将鸡血涂抹在炮龙口中的龙珠上。这时,众人赶紧冲到龙头下面,争着抢着抓龙须。炮龙庙的主持亲自撕开遮着鸡眼睛的布,用鸡血点了龙眼。“啪啪啪”四面八方响起了鞭炮声,巨龙高高仰起头,“飞”出了炮龙庙。

  炮龙走街串巷,街上万炮齐鸣。道路两边挤满了人,人们紧紧追着炮龙,向它投掷鞭炮,住在道路两旁的人家也在阳台上点燃鞭炮炸炮龙。“噼里啪啦”燃烧着的鞭炮不停地飞向炮龙。我也壮着胆子点燃一长串鞭炮,奋力地往炮龙身上扔去,可惜我的力气太小了,鞭炮没有炸到炮龙就落在了地上。

  “大家为什么要炸炮龙呢?”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说:“听老人说,谁能把燃着的鞭炮挂到龙头或龙身上,来年就会行大运,如果能挂上龙嘴那更是行头运了!大家都想趁着过年抢个好彩头。”这时,有许多胆大的人挤到炮龙周围,伺机钻龙肚。“传说,钻龙肚的人能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寓意着爱情美满。”爸爸解释道。原来炮龙身上还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呢!

  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炮龙则带着浑身的鞭炮到处舞动,哈哈,它成了名副其实的“炮龙”了。赤着膊舞龙的叔叔们一点都不害怕,他们在鞭炮的“狂轰滥炸”下卖力地舞龙,一路向前行进。表姐胆小,她双手捂住耳朵,紧紧靠在爸爸身边。历经无数“炮火洗礼”后,炮龙只剩下一副可怜巴巴的骨架了。最后,一位老者让人燃起火堆,奏起八音,把龙骨投进火中,熊熊的火焰燃烧着,炮龙带着大家的美好祈愿,化作一缕青烟“归天”了。凌晨时分,舞龙仪式结束了,狂欢的人群意犹未尽地散去。空气里仍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地上铺满了火红火红的.炮纸。

  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听爸爸说,宾阳炮龙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呢!炮龙文化经历千年凝结成了宾阳人勇敢、拼搏、进取的炮龙精神。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着刚才惊险、刺激的场面,一边默默祈祷:祝愿宾阳的炮龙节越办越红火!希望炮龙一年年舞下去,舞出宾阳的名声,舞出宾阳的精神,舞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炮龙节作文【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