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优选6篇)

时间:2017-07-02 03:27: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一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底蕴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彩灯、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元宵节的习俗丰富多样,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元宵节的灯笼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灯笼是元宵节的标志性物品,也是人们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灯笼可以分为各种形式,有红灯笼、花灯、彩灯等等。其中,花灯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灯笼之一。花灯以纸、竹为材料制作而成,形状各异,色彩缤纷,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元宵节的晚上,人们会点亮花灯,将其挂在门前、街巷、庭院等地方,以此庆祝佳节。

其次,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猜灯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将灯谜写在纸上,然后贴在灯笼上或者挂在门前供人猜解。猜灯谜不仅考验人们的智力,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猜谜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是关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有的是关于自然风景、动植物等等。不论是猜对还是猜错,都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思考的乐趣。

最后,元宵节的传统食物是元宵。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球状糕点,有各种口味,如芝麻、豆沙、花生等。元宵寓意着团圆和幸福,象征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在元宵节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品尝元宵,传递着亲情和温暖。

总之,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其习俗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灯笼、猜灯谜和元宵都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智慧和团圆的期盼。通过庆祝元宵节,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让我们更加珍惜团圆和幸福的时刻。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二

元宵节的乐趣与创意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彩灯、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除了传统的习俗,元宵节还有许多乐趣和创意的玩法,让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创意带来的乐趣。

首先,元宵节的烟花和爆竹是人们最喜欢的玩法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烟花和爆竹,炸响的声音和绚丽的烟花让人们兴奋不已。除了传统的烟花和爆竹,如今还有许多创意的烟花产品,如音乐烟花、彩绘烟花等等。这些烟花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通过音乐和色彩展现出更多的创意和想象力。

其次,元宵节的花灯也是一大亮点。花灯以纸、竹为材料制作而成,形状各异,色彩缤纷,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传统的花灯,如今还有许多创意的花灯设计。比如,有些花灯可以发光,有些花灯可以变换形状,有些花灯还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这些创意的花灯设计不仅增加了观赏的乐趣,也给人们带来了新奇和惊喜。

最后,元宵节的猜灯谜也是一项富有创意的活动。猜灯谜不仅考验人们的智力,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除了传统的灯谜,如今还有许多创意的灯谜设计。有些灯谜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解答,有些灯谜是通过手机APP参与,有些灯谜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进行解答。这些创意的灯谜设计不仅让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也增加了趣味和互动的乐趣。

总之,元宵节不仅有传统的习俗,还有许多乐趣和创意的玩法。烟花、花灯和猜灯谜都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通过传统和创意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乐趣。在庆祝元宵节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的活动,发掘出更多元宵节的乐趣和创意。让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尽情享受创意带来的乐趣,共同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三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请我们去火锅店,丰盛的晚餐摆满了一桌,我们一家人共吃团圆饭。我对全家人在这难忘元宵夜,相聚在这里,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吃过饭后,我们从火锅店出来,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路边的空地上,有许多的小朋友在放烟火,五彩的火花不时从天空呼啸划过,或是从平地窜出,把元宵节的夜空装扮的更加灿烂绚丽。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县城的广场上,广场上正在举办着灯展。这儿的灯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铺门口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有纸的、纱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灯套着粉红色的外套,有的灯穿着金色的裤子,有的灯披着淡蓝色的披肩,有的还衬着变色的五彩衣。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四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春节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必过,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人们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快乐。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五

  今天是元宵节,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说好了晚上去看烟花,焰火太美了,真不知道叔叔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听爸爸说焰火的花药里掺杂了好多种金属,具体的原理我上高中后就会明白的。看来学习知识是多么的重要了,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啊!我喜欢焰火,因为它美得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一整天天都阴沉沉的,似乎谁惹老天生气似的,北风呼呼的刮着,不时卷起地上的树叶,难道天上也有小羊要吃草吗?窗户缝里偶尔透过来的冷风在提醒我:门外很冷。我不由得缩了一下头,还是在房子里玩吧。可是当我目光转向绿地里仍顽强生长着的三叶草时,我感到爸爸对我说过“世上没有绝对的事”真的太对啦,在这一片肃杀的冬天有这么一丝绿意不正说明这么一个道理吗?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差就气馁,什么都是在不停的转换的。看———还有有几只小鸟,它们是在忙着给它们的'孩子寻找食物吧?

  不觉白天就过去了,天慢慢暗了下来,赶紧吃饭,吃的元宵,远没想象中好吃,急着看烟花呢,凑合着吃吧……我催着爸爸赶紧出门,因为我听见外面嘭嘭的响声了。我拿上我的烟花,和爸爸就往外走,刚打开门,呼———寒风夹杂着雪花扑了我俩一身,只顾在屋子里玩啦,没想到雪下起来啦,鹅毛似的雪片被狂风吹的团团打转,不时的往我的脖子里钻,地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雪———下的可真快。可是我反而更兴奋了,因为我喜欢雪,不管多么疯狂的暴雪我都喜欢。可是爸爸说雪太大太冷不要出去了,等雪小了再出去 玩吧,我就先在院子里放了我的烟花,太没劲了,不刺激。我就盼着雪赶快停下来,可是雪分明就没停的意思,纷纷扬扬的下个没够,雪还会停吗?别耽误了我看焰火啊!眼看着连树木也戴上了白色的大帽子,大地上渐渐也见不到其他的颜色啦,放烟花的声音虽然比往年的稀少,可也渐渐的多了,远远地也能看见美丽的烟花在漫天的风雪中开得更绚烂了。我们决定戴上帽子出去看一会儿,刚出门就被灌了一脖子雪花,吸了几口凉气,感觉很刺激,路上不滑,脚印很少,雪把漆黑的夜晚映射得很亮,漫天的风雪像发疯的魔鬼在疯狂的飞舞,偶尔有些雪花钻进我的脖子里,可这并不影响我看花的热情。

  大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人匆匆走过,看样子不像是专门看花的。我左右看了看,人少放花的也少,多少有些失望,只能偶尔看到远处有几束腾空而起的烟花,稀稀落落的不成气氛。继续往东走,渐渐有几个人了,还有拿着花的,好啊!出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北风夹杂着雪花把人们吹的频频转头。烟花升起来了,一束、两束……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烟花在风雪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美丽———天女散花,对,这就是天女散花。半空中的雪花在烟花的照耀下格外漂亮,真是雪花与烟花共舞,炮声与风声齐鸣。连爸爸也说从没见过如此美好的景色,是啊,能有几个元宵雪夜啊!我觉得我很幸运,你说呢?雪依然很猛,放花的明显比去年少得多,可能在这样的元宵雪夜观花心里真的很幸福,这不爸爸喊我我都不想回家呢!看———远处的雪花被风吹成了一团儿,它们也在庆祝节日吗?

  风雪激荡扑向我的脸,眯上眼———遐想:与风雪烟花飘荡———蓝天———寻月……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六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