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处暑的习俗介绍(精彩3篇)

时间:2013-08-09 07:34: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老北京处暑的习俗介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开始。在老北京,人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来庆祝处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吃梨

处暑的时候正是梨的丰收季节,因此吃梨成为了老北京的一大习俗。人们相信吃梨可以清热解毒,防暑降温。在处暑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几个新鲜的梨子。有的人会选择把梨切成小块,蘸上蜂蜜或者白糖,让梨子更加甜蜜可口。

二、赏桂花

处暑之后,桂花开始盛开。老北京的习俗是在处暑这一天去赏桂花。人们会去公园或者郊外的山野,欣赏桂花的美丽。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有的人还会采集一些桂花回家,用来制作桂花酒或者桂花糕,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三、放河灯

处暑这一天,老北京的人们也有放河灯的习俗。人们会将小船或者灯笼放在河流或者湖泊上,点燃灯火,让灯光漂浮在水面上。这不仅是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也寓意着把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都放在灯里,让它们随着河水远离自己。

四、祭祖

处暑也是祭祖的重要时刻。老北京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去祭拜自己的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人们会将祭品摆放在祖先的神位前,然后烧香拜祭,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祭祖活动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让后代子孙了解和尊重自己的祖先。

五、赏秋风

处暑之后,秋风渐起。老北京的人们喜欢在这个时候去郊外或者公园里散步,感受秋风的清凉。有的人会选择在郊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赏秋风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天。

这些都是老北京处暑时的独特习俗,它们不仅体现了老北京人民的传统文化,也寓意着对夏天的告别和对秋天的美好期待。无论是吃梨还是赏桂花,都是老北京人过处暑的美好方式。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篇二:老北京处暑的习俗介绍

处暑是北京地区的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开始。在老北京,人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来庆祝处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吃瓜

处暑的时候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因此吃瓜成为了老北京的一大习俗。人们相信吃瓜可以清热解毒,消暑降温。在处暑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几个新鲜的瓜子、西瓜或者黄瓜。有的人会选择将瓜切成小块,蘸上盐或者醋,增加口感的层次。

二、登山

处暑的时候,天气已经不那么炎热了,人们喜欢利用这个时机去登山。老北京有许多山区,如香山、玉渊潭等,都是人们喜爱的登山胜地。人们可以在山上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登山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天。

三、赏秋景

处暑是秋天的开始,人们喜欢在这个时候欣赏秋天的美景。老北京有许多公园和景点,如颐和园、天坛等,都是人们赏秋景的好地方。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散步、拍照,感受秋天的悠闲和宁静。有的人还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郊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赏月

处暑之夜,月亮特别明亮。老北京的人们喜欢在这个时候赏月。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者阳台上摆放桌椅,点燃蜡烛,与家人、朋友一起赏月。有的人还会在月下品茗,聊天谈笑,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赏月不仅是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天。

这些都是老北京处暑时的独特习俗,它们不仅体现了老北京人民的传统文化,也寓意着对夏天的告别和对秋天的美好期待。无论是吃瓜还是赏秋景,都是老北京人过处暑的美好方式。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感受老北京处暑的美好吧!

老北京处暑的习俗介绍 篇三

  处暑宜吃寒凉食品

  处暑又称暑退,它的到来,象征着东南季风退出,北季风开始来临,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处暑热不来”就是这个道理。处暑过后,早晚比较凉爽,气温都在20℃以下,最适于人的体温,因此感觉比较很舒适。

  此时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瓜果润燥有效不发胖

  说到吃瓜,秋季正是各类瓜果蔬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其中黄瓜、苦瓜、冬瓜、南瓜等更是非常应时当令的蔬菜。据营养专家王女士介绍,瓜类蔬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瓜类蔬菜在各类夏季蔬菜中含水量最高,一般都在90%以上,吃500克的瓜菜相当于喝450毫升高质量的水。瓜中糖含量少,与大米比能量和糖的含量是其1/10或者1/30,而且几乎没有脂肪,不会让人发胖。

  处暑节时,一些新鲜水果也会大量上市。像台湾有一种相当有名的水果“横山梨”,对于润燥就相当有效。它生长在台湾低海拔的地方,果肉较粗,但由于和“高山梨”接种成功,所以也称为“高接梨”。

  除了梨以外,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也是这一时节可以适当多吃的水果。

  老鸭、花茶美味又润燥

  除了水果,因为暑热苦了一个伏天的人们也终于可以开胃享受一下美食了,而此时的首选美食自然是老鸭。

  老鸭味甘性凉,民间素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老鸭的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从北京老字号稻香村了解到,该店选用当季的百合、陈皮、蜂蜜、菊花等养肺生津的食材来调制老鸭,不但口味特别,养生价值也极高,每年一周的销售周期产品都会销售一空。虽然今年同期产品有七夕的巧果和中秋的月饼,但是预计百合鸭的需求量不会减少,仍会向市场供应10万盒。

  除了好吃的,处暑前后也是新花茶上市的'时间。春天采收的肥厚绿茶原叶,配上伏天采收的芳香茉莉花,制成的茉莉花茶不仅口味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对于早秋润燥,也有一定的好处。

  防“秋燥”食物可自制

  除了吃一些现成的食物,一些预防“秋燥”的食品也可以自己动手做。

  梨粥:梨2到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百合银耳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

  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老北京处暑的习俗介绍(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