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6篇)

时间:2013-06-03 09:34: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作文 篇一:传说与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习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祈福辟邪,保佑平安。

据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忠诚爱国而闻名于世。然而,在楚国被灭亡后,屈原深感悲愤,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怀。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人们在江中撒下了大量的粽子,同时划船驱赶鱼虾。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起源。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以纪念和怀念屈原的精神。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食物,形状如三角锥,外面用粽叶包裹。不同地区的粽子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做法。有咸粽子、甜粽子、豆沙粽子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划船比赛,参赛者划动长长的龙舟,力争速度最快。这个活动充满了欢乐和竞争,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观看和加油助威。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人们还会在端午节期间做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挂艾草和菖蒲。据说,艾草和菖蒲能够辟邪驱邪,保佑家庭平安。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挂五色丝”的习俗,意为五颜六色的线能够驱逐邪恶。还有穿五色丝线、佩戴香囊等等。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祈福和保佑,以期在端午节期间获得平安和吉祥。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庆祝端午节,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的传说和习俗,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传统价值观。让我们一起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品尝美味的粽子,参与赛龙舟的热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屈原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让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代代相传。

端午节作文 篇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都迫不及待地期待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我看来,端午节不仅是对古代传说的纪念,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在古代,人们过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且祈福辟邪。他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同时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挂艾草、挂五色丝等等。这些习俗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变迁,一些传统的习俗逐渐被遗忘或者改变。

现代的端午节庆祝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如今,人们除了吃传统的粽子之外,还会尝试各种新颖的口味和做法,比如巧克力粽子、蔓越莓粽子等等。这些创新的粽子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口味的需求,还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创新精神。赛龙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划船比赛,而是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现代的端午节还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传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线上活动庆祝端午节,比如线上赛龙舟、线上吃粽子等等。这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庆祝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来。

传统和现代的融合,让端午节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特色。无论是传统的习俗还是现代的创新,都是对端午节的致敬和纪念。通过庆祝端午节,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还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多样化和创新性。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端午节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在我心中,端午节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节日。无论是传统的习俗还是现代的创新,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我希望在未来的端午节里,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端午节的传统,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更多新的庆祝方式和活动,让这个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传承。让我们一起庆祝端午节,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端午节作文 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将来临,我抱着万分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风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先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外观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端午节作文 篇四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

  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共同编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风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风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外观,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端午节作文 篇六

  每年一次的端午节今年又快到啦。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开始包粽子。

  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母亲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在桌子上了。我赶紧随便的洗了几把脸,就叫父亲一起来吃粽子。父亲也很快的来到了桌子旁,我们一家边吃边谈论粽子。我对父亲说:”粽子外观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外观呢?“父亲没有回答我的话,可他随口就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父亲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许多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让鱼儿们去吃屈原的尸体。“

  父亲说完了。我说:”屈原真是好样的!可是母亲,粽子是怎么包的?“母亲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如果不包大枣,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很好吃,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啊!端午节不仅让人忘不了,还有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粽子。

端午节作文(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