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3篇)

时间:2013-06-06 08:21: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篇一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被称为“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上巳节最初是为了祈求神灵庇佑,消灾解厄而设立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人们相信,农历三月三是“三阳开泰”的日子,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祭祀、舞龙、放风筝等活动,以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集庙会、民俗、民间艺术于一体的节日。在上巳节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如扬州的“扬州三月三”、江苏常州的“金钱山庙会”等。这些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如龙舞、舞狮、杂耍等,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体验到浓厚的民间风情。

此外,上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那就是喝上巳酒。上巳酒是一种独特的酒,具有浓郁的芳香和独特的口感。人们相信,喝上巳酒可以祛除疾病,保佑身体健康。因此,每年的上巳节,人们都会互相敬酒,祝福对方平安健康。

总的来说,农历三月三这个节日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行各种庙会、舞龙、放风筝等活动,人们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上巳节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时机,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欢庆节日,享受快乐的时光。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篇二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这个节日被称为“上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上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农历三月三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也是神灵降临凡间的日子。因此,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这些仪式包括上香、献祭、焚香等,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集庆祝、娱乐、民俗于一体的节日。在上巳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人们的精心编排和表演,可以展示出龙狮的神韵和力量,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除了舞龙舞狮,上巳节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比如,在江苏常州的“金钱山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如杂耍、马戏、踩高跷等,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如汤圆、小吃等。这些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此外,上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放风筝。放风筝是上巳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放飞各种各样的风筝,以祈求好运、祛除疾病。这种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和毅力。

总的来说,农历三月三这个节日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同时,上巳节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时机,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欢庆节日,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篇三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及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时称这天为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那么,在这么多民族中,三月三又是什么节呢?

  “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一大节日,“三月三”比“二月二”更有名,要说“三月三” 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福安畲族“三月三”文化节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三月三,亦是壮、侗、苗、布依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木棉红绯绯,八方歌手来相会。绣球牵动千家情,壮乡歌海浪花飞”。壮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歌圩节,人们除蒸五色糯米饭和红鸡蛋以纪念祖先招待亲友外,主要是举行“歌圩”活动,盛装的男女青年对唱终日,以歌代言,选择对象,会见情人。

  侗族“三月三”男女对歌

  三月三,是侗族社交游乐节日。清晨,姑娘们到菜园采来半篮蔬菜,洗净,穿戴打扮好聚在莫嘎树下,等在那里的小伙子们伺机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便与姑娘约定还篮日期,届时回赠水果与布料。从前有对青年男女相爱,而女方妈妈将她许给一富商,定于三月初四出嫁。初三这天,相爱的这对情侣在莫嘎树下,悲愤欲绝,跳潭殉情。为纪念他俩,每年三月三,当地青年便来到这里吹笙对歌,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

  三月三,又是黎族传统的郊游节。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三月三,也是朝鲜族人祭祀祖先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上山采集金达莱花制作成花面食品,用以祭祀。同时,家家备酒菜,举行春游活动。阳春三月,延边各地山花烂漫,风光明媚,春游之人,踏遍青山,留连忘返。

  三月三是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的苗族、瑶族的“花炮节”。这天,人们喜气洋洋地观看或参加富有特殊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比赛。花炮是个直径约6厘米、外缠彩绸的铁环,点燃火药后,铁环被轰到场地上空。当铁环坠下时,凡拾夺者便得分。

  三月三,彝族人民欢聚河边,跳起舞蹈,青年男女寻侣言情。海南岛的黎族群众在当天举行集会,预祝丰收。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