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6篇)

时间:2019-04-03 05:16: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端午节源自于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为了挽救楚国的民众,不幸被腐败的政府害死。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了纪念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同时,人们还将糯米包裹在菖蒲叶中,投入江河,以驱散恶鬼和瘟疫。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竞赛,去追忆古代人们划船救屈原的场景。参赛队伍通常由一群有力的划船手组成,他们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地划动着龙舟,争夺胜利。观众们会沿江岸观看比赛,为参赛队伍加油助威。这种竞赛活动不仅体现了团结协作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此外,吃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美食。粽子有多种口味,有咸有甜,有肉有素,丰富多样。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亲手包制粽子,然后与家人一起品尝。吃粽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家庭情感。

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比如挂艾草、赛百步蛇和喝雄黄酒等。这些庆祝活动都寓意着祈福和驱邪,人们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带来好运和健康。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是人们亲友团聚、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通过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的魅力,同时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端午节,一同感受这个传统佳节的魅力吧!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二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品味美食,享受团圆时刻,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首先,端午节是一次重要的传统文化体验。在这一天,人们会参与到各种庆祝活动中,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这些活动都是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传说和习俗,通过参与其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文化。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勇敢精神。

其次,端午节也是一次美食的盛宴。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口味,包括咸味、甜味、肉馅、豆沙馅等等。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亲手包制粽子,然后与家人一起品尝。吃粽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团圆的幸福。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人们会与亲人们一同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畅谈家常,共同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刻。

最后,端午节也是一次亲友团聚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主动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中与亲友们团聚。亲人们会相约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节日,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活动。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吃粽子,都是人们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加深友谊,同时也为平时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欢乐和情趣。

综上所述,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是人们感受传统文化、品味美食、享受团圆时刻的重要时刻。通过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与亲友们共同分享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端午节,一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吧!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怎么过端午节的把。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这就是我2022的端午节,怎么样不错吧?

  端午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四

  今天是端午节,而故乡人都称之为端阳节。在故乡,端午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这天,村子里热闹,小伙子相亲,新媳妇过门,到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用母亲的话来说是“年有三朝,端午一日”,所以故乡人特别重视端午节。母亲是养猪能手,她喂养的猪特别肥壮,每年除上交一头给政府外,自个家里在过大年和端午节的时候都要杀一头,这样,亲戚朋友也能同我家一样,过个丰盛的节日。

  故乡的端午节,村里人是不包粽子的,而是用石磨磨小麦来做馒头和包子。母亲总是在端午节前夕的夜半时起来和面,第二天早晨,发酵后的白面,满满的两大盆,如初生的婴儿,白白嫩嫩,软软绵绵。母亲把和好的白面做成三样:一样是馒头,一样是小葱和瘦肉馅包子,一样是红糖和芝麻馅包子。每年端午节这天,一家人都能吃到母亲做的麦香扑鼻粉甜可口的馒头和包子,母亲的心也就像包子里掺了芝麻的红糖浆。

  在我记忆中的端午节,又好似农家特别的节日。这时候,麦子已收割,蕃薯已放藤,稻子也长出了新绿,农忙时节也过了,勤劳的村里人象松了口气似的,在端午节这天,不仅可以甜甜地吃顿香喷喷的美食,而且还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享受节日的喜庆。

  而每逢故乡的端午节,母亲总是要忙碌好多天,白天忙农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兄弟姐妹赶做新衣服和新布鞋,常常是夜深人静了,母亲还在孜孜不倦地穿针引线。灯影憧憧,银线飞舞,年年岁岁,从不间断。那时,我们这些小孩期盼端午节就象期盼过大年一样的期盼着。因为这一天,我们不仅能吃上母亲做的美味佳肴,还能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和绣有莲花的新布鞋。童年早就成为过去,而故乡的端午节一直是充满喜庆和慈爱的记忆。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颇多。我真正更多的懂得端午节还是在我上学以后。我的启蒙老师王义登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先生。从他那里,我知道端午节的起源;他教给我唐代诗人文秀的诗歌《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笔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我从此得知,屈原饮恨投身汨罗江,端午节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除此之外,他还告诉我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说法,说是为了纪念各民族的杰出英雄人物: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坚贞不屈的白洁夫人,西双版纳神勇的傣族王子岩洪蹩,苗家的屠龙英雄保儿,采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莲花,岁暮捉鬼的钟馗,忠于爱情的蛇仙白娘子等。

  如今,母亲常说城里的端午节没有什么节日的味道,只有故乡的端午节,才是有气氛的节日。母亲总忘不了在故乡端午节这天:千门万户都插上艾草和菖蒲,说是这两者象征屈原的马鞭和长剑,可以辟邪;此外,还要系百索子,手腕上和脖子上系五彩丝线,用以辟邪;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用以解毒驱邪;吃“十二红”,这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并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故乡,家家户户都有。

  今天是我家离开故乡后的又一个端午节。全家人吃着我包的粽子,与二十多年前,母亲做的馒头和包子相比,味道不一样,气氛也不一样;慈爱是否一样?纪念又是否一样呢?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五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正文: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这一秘密,我马上学着老人的样子,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把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忆端午

  端午,这个对于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它有一缕淡淡的思念,随着汨罗河留向下游,送去在那已腐烂上百年的身朽。然后,慢慢祈祷……

  来长沙有两年了。我很不想过端午节。尽管每年到那几天,父亲从超市中各种馅的粽子,也不能磨蚀我对粽子一种本能的纯朴。反而,那些馅确实点缀了表面,可却使我对粽子的热情减少了。

  在我的家乡,在被我用水彩笔乱涂一气,有点丑陋的老家,是我唯一的依靠。每年端午节,父亲点里的员工与我的挚亲围坐在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圆桌上。在那一堆鸡鸭鱼肉的旁边,总会放着用白绳系好的粽子,周边还有用碗盛着的白糖。那些粽子,是外婆的手艺。我从小就由外婆、外公喂养大,对外婆所包的粽子也有一定的了解。我拿起剪刀,把白绳剪开,将棕皮剥开,用白色糯米所做的粽子也就呈现在眼前。好香,那香有点特别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呢?

  外婆身材很矮小,况且又在乡间长大,所做的粽子自有一番风味。或许这就是乡味吧!有点似乡间小路上,有滴过露珠的杂草是土乡味,可撇点白糖后,又是一番韵味。这时,大人们纷纷对我说:“少撇点糖,吃多了糖可不好!”我不听,继续放肆地撇着。外婆这时,就会闻讯从厨房里小跑出来,抓起一把筷子,往我手上打,直至我的哭声,喊叫声淹没了整片大人们的交谈声,外婆才住手。

  现在,外婆、外公都已去了衡阳照顾弟弟。每当我去那儿玩时,我总会问外婆:“外婆,糯米粽子我什么时候才会再吃呀?”“没机会了!”外婆身上的乡土情似乎越淡了,也不在打我了。

  清晨,妈妈跑过来,大声吆喝着:“今天早上吃粽子!”

  “什么馅儿?”

  “豆沙!”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六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的《端午》。过几天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

  我知道很多关于端午的来历和传说,在今天,我就来讲给大家听吧!我还有自己的真实事例!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