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3篇】

时间:2019-08-07 06:42: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 篇一

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民间的鬼节。据史书记载,中元节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被视为祭祖、拜鬼和祈福的重要时刻。

中元节的来历与佛教、道教有关。佛教中有一个重要节日叫做盂兰盆节,道教则有一个类似的节日叫做中元节。传说中,盂兰盆节是由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亲自主持,为了救度自己已故的母亲,他在盂兰山上举行了盛大的法会,以期使她脱离地狱之苦。而中元节则是由道教创始人老子所创立,他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为了救度亡灵,举行了庆典活动。

在中国民间,中元节有着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会在家中设立祭台,供奉祖先和鬼魂。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放水灯,这是为了祈求水神庇佑,消灾延寿。人们将灯放入水中,点燃蜡烛,让它漂流在水面上,寄托自己的祈愿。

然而,中元节也有一些民间禁忌。首先,人们不宜在夜晚出行,因为这是鬼魂活动的时刻,会遭遇不幸或者受到鬼魂的侵袭。其次,人们要避免在家中大声喧哗,以免吵到鬼魂。另外,人们也不宜在这一天结婚或者举办喜庆的活动,因为这会招来不祥之事。最后,人们要避免在晚上游泳,因为水中也有鬼魂活动,可能会对人造成危险。

总的来说,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承载着祭祖、拜鬼和祈福的意义。在这一天,人们通过扫墓祭祖、设立祭台和放水灯等活动,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要遵守一些民间禁忌,以避免遭遇不幸或者招来不祥之事。中元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 篇二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祭祖、拜鬼和祈福的重要时刻。

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迷信和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七月是鬼门关打开的时候,鬼魂可以自由出入人间。为了避免鬼魂的侵扰,人们开始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为亡灵祈福,以求平安和福寿。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他们会清理墓地,祭奠祖先,烧纸钱和香烛,以示对祖先的供奉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会在家中设立祭台,供奉祖先和鬼魂,以求祖先的保佑和鬼魂的平安。

此外,中元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放水灯。人们将小船或者灯笼放入水中,点燃蜡烛,让它漂流在水面上。这一活动寓意着祈求水神的庇佑,希望能够消灾延寿。人们还会在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实现。

然而,中元节也有一些民间禁忌。首先,人们不宜在夜晚出行,因为这是鬼魂活动的时刻,会遭遇不幸或者受到鬼魂的侵袭。其次,人们要避免在家中大声喧哗,以免吵到鬼魂。另外,人们也不宜在这一天结婚或者举办喜庆的活动,因为这会招来不祥之事。最后,人们要避免在晚上游泳,因为水中也有鬼魂活动,可能会对人造成危险。

总的来说,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承载着祭祖、拜鬼和祈福的意义。在这一天,人们通过扫墓祭祖、设立祭台和放水灯等活动,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要遵守一些民间禁忌,以避免遭遇不幸或者招来不祥之事。中元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 篇三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大全

  又是一年农历七月份,七月十五中元节马上到了,那么,中元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会命令道观寺庙的道士和尚设普渡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的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每年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会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普济群灵。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时期,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七月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道(道士)、番(喇嘛)、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禁忌大全:

  禁忌一:鬼节当天的阴气特别重,民间有说法,这天最好及早回家,夜晚不要停留于荒郊野外,不然很可能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

  禁忌二:在鬼节的这些天,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好比是将香插在香炉中,犹如是在祭拜,这样非常不吉利,而且容易招来鬼魂分享你的食物。

  禁忌三:鬼节的'时候一定不要外出游泳或者玩水,以免发生意外。传说水鬼会到水边找替身,然后投胎转世。

  禁忌四:外出时不要随意捡路边的钱财,因为这些钱可能是用来买通「阴官」的,当你捡起的时候,鬼魂会认为你是想要抢占他们的钱物,之后就会找你的麻烦,让你不得安宁。

  禁忌五:不要轻易回头,当你外出到偏僻的地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回头。即使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如果不是非常肯定是你熟悉的人的声音,那么你就一直往前走,以免看到不干净的东西。

  禁忌六:鬼节的时候有很多祭品,而这些祭品是用来祭祀的,而不是随便让人拿去吃的。如果你胡乱拿来吃,那么很容易祸从口入,为自己招来厄运。

  禁忌七:中元节当天一定不要披头散发睡觉,不然会被在外游离的鬼魂认为你是「他们」的同伴,从而来到你身边,给你带来不祥、灾祸。

  禁忌八:中元节各家各户焚烧冥纸是必做的事情,而这些明显是烧给鬼魂用的。如果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乱踩乱跳在冥纸上,会让鬼魂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敬,会惹怒「他们」,给你带来不利。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及民间禁忌【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