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6-01-03 08:33: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一

《小绵羊》是一首儿童歌曲,旋律轻快、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下面是一份优秀的教案,供幼儿园老师参考。

教案名称:欢乐《小绵羊》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熟悉《小绵羊》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升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CD或播放器。

2. 《小绵羊》歌曲。

3. 绘画纸、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小绵羊》歌曲,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快乐。

2.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制作小绵羊: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彩色笔、彩色纸、剪刀和胶水,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并剪下小绵羊的形状,然后用胶水粘贴在彩色纸上,完成一个小绵羊作品。

4. 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小绵羊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5. 观赏与欣赏:播放一段小绵羊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观赏真实的小绵羊,了解它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6. 游戏互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绵羊游戏,引导他们模仿小绵羊的动作和声音,增加互动乐趣。

7. 结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

1. 在音乐欣赏环节,可以播放其他与动物相关的儿童歌曲,扩展幼儿对动物的认识。

2. 在游戏互动环节,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其他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不仅能够学唱《小绵羊》这首歌曲,还能通过制作小绵羊和游戏互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小绵羊和其他动物。同时,通过展示与分享,还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份教案既注重音乐欣赏,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二

《小绵羊》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份优秀的教案,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好地教授《小绵羊》这首歌曲。

教案名称:欢乐《小绵羊》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熟悉《小绵羊》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CD或播放器。

2. 《小绵羊》歌曲。

3. 绘画纸、彩色笔、贴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小绵羊》歌曲,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快乐。

2.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绘制小绵羊: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彩色笔、贴纸、颜料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并涂色一个小绵羊的形状,然后用贴纸或画笔完成小绵羊的脸部和尾巴。

4. 创作小绵羊故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绘制的小绵羊,创作一个小绵羊的故事,并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与同伴分享。

5.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小绵羊的角色扮演,让他们模仿小绵羊的动作和声音,增加互动乐趣。

6. 结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

1. 在绘制小绵羊环节,可以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多样化的小绵羊形象。

2. 在角色扮演环节,可以引导幼儿扮演其他动物的角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不仅能够学唱《小绵羊》这首歌曲,还能通过绘制小绵羊、创作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了解小绵羊和其他动物。同时,通过口头表达和角色扮演,还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这份教案注重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帮助小绵羊。

  2、能够团纸粘贴,体验制作“羊毛”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乳胶、皱纹纸、相关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认识小绵羊。

  (1)引导幼儿观察小绵羊,简单了解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儿一起观察羊毛的形状特点,知道绵羊要换“新衣服”过冬了。

  2、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团纸粘贴“羊毛”。

  3、幼儿操作。

  幼儿自由操作,提醒幼儿纸团团得越紧越好,让幼儿独立粘贴。指导幼儿将“羊毛”贴在“绵羊”身上。

  4、作品展示。

  师:“我们的小绵羊已经穿好衣服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小绵羊穿的新衣服漂亮呀!”

  将做好的“小绵羊”展示到主题墙上,供幼儿观赏。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从里向外的方法画螺旋形,表现绵羊的羊毛。

  2、学习在指定范围内均匀地进行添画活动。

  3、认真仔细地绘画,喜欢绘画活动。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蜡笔。

  2、绵羊玩具。

  活动过程:

  一、唱歌曲《棉花糖》导出活动主题:绵羊。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今天大家真开心,想不想唱支歌啊?"

  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在唱歌过程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顺序为小鸡、小鸭、小兔、老鼠、小羊)

  2、幼儿回忆刚才唱过的动物有哪些。

  ①“刚才我们变出了哪些动物呢?”(小鸡、小鸭、小兔、老鼠、小羊)

  ②“小羊是什么样子的啊?”教师出示小羊的范图。引导幼儿有次序的观察:头→身体→尾巴

  二、激发幼儿为小羊添画的兴趣和热情。

  1、你们看,冬天到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可是小羊呢?”“你们想帮小羊穿上漂亮的衣服吗?小羊的衣服是怎样的呢?

  2、教师小结:小羊的身上穿着一件有卷毛的衣服,上面有很多卷卷的毛,很暖和。

  三、教师引导幼儿练习画螺旋形。

  教师:怎样才能画出卷卷的羊毛呢?

  1、教师示范画,请幼儿观察怎样从里向外画螺旋形。

  2、幼儿徒手练习。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五、评价张贴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细心进行粘贴活动,锻炼小肌肉控制力。

  2、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用于粘贴的棉花每组一份;画有绵羊的美术底纸人手一份;白乳胶每小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师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想让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身穿大棉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我看那个小朋友小脑筋动得快。

  师:谜语问小朋友们什么动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袄,喜欢吃野草,过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贡献出来呢?(解释谜面,让幼儿更容易懂)

  小结:绵羊身上长着厚厚的毛,喜欢吃鲜美的野草。

  2、体验观察,比较异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师用于示范的两只小绵羊,一只有贴上羊毛,一只没有。

  师:看,老师这儿有两只小绵羊,我想请小朋友们都上来摸摸看看这两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师:今天小绵羊想请小朋友们帮自己穿上一件整洁,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棉花、白乳胶、擦手布,一会儿小朋友们分组进行。现在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给小绵羊穿上衣服的,你们可要仔细看清楚喽。

  3、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1)讲解示范

  ①刷乳胶;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2)提出要求:

  ①不将乳胶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轮廓线之外;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对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胶可用擦手布擦干;

  (2)操作时专心,不争吵;

  (3)能力较强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让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齐。

  5、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收集幼儿作品,欣赏作品,并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那只羊,为什么喜欢它?

  6、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2、能够合理构图。

  环境创设

  绵羊图片,范例一张,幼儿绘画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一、谈话导入

  1、师:“咩咩咩,是谁呀?”出示绵羊图片。

  2、说说看绵羊长的怎么样的?

  3、师小结。

  二、感受理解

  1、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小绵羊,好吗?

  2、根据幼儿说的绵羊的身体特征,教师绘画绵羊,幼儿感受。

  3、着重讲解羊毛的螺旋画法。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教师讲解。

  5、师:你们想不想也画画可爱的小绵羊?

  6、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绘画能力弱幼儿。

  三、欣赏交流

  1、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点评。

幼儿园美术《小绵羊》优秀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