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最新3篇)

时间:2019-06-05 07:16: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的反射而产生的。

2.学习如何通过光的折射来解释光的传播。

3.探索光的直线传播和阻挡现象。

4.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光的反射

- 什么是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

- 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光的折射

- 什么是光的折射

- 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 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光的直线传播和阻尼

- 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 光的阻尼现象和规律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光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光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知识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意图,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现象和规律。

3.实验探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和规律。

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联系。

5.拓展活动:通过图片、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际应用,如镜子、折光棱镜等。

6.巩固练习:布置一些与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7.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评价。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传授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关知识。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和规律。

3.讨论与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

4.拓展活动法: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以及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骨骼组成和功能。

2.学习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3.了解人类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人类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5.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动物的骨骼组成和功能

- 不同种类动物骨骼的结构和特点

- 动物骨骼的功能和作用

2.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 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

- 不同种类动物的运动方式

3.人类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人类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人类骨骼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4.人类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 人类运动的基本原理

- 人类运动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骨骼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知识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意图,讲解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组成、结构、功能和作用。

3.实验探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探索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5.拓展活动:通过图片、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方式和技巧。

6.巩固练习:布置一些与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7.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评价。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传授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相关知识。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探索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3.讨论与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对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理解。

4.拓展活动法: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以及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范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够深刻,运用能力差。

  2、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特点有: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索活动的设计;

  2、追求效率,能够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学期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考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在上述活动的设计中,体现考虑了科学探索方向诸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身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索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