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优选3篇)

时间:2014-03-05 03:38: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20个汉字,并能正确使用它们。

2.能正确识别并朗读15个生字词。

3.能正确使用15个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4.能正确读出5篇短文并能理解其大意。

5.能正确朗读10篇课文,并能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1.汉字的学习:学习20个常用汉字的书写和使用方法。

2.生字词的学习:学习15个生字词的识别、朗读和使用方法。

3.句子构建:使用15个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练习。

4.短文阅读:学习阅读5篇短文并理解其大意。

5.课文朗读:学习朗读10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

1.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使用。

2.生字词的正确识别和朗读。

3.句子构建的正确方法。

4.短文的理解和朗读。

5.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书写和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1.汉字的学习

(1)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并模仿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2.生字词的学习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的发音和识别方法。

(2)学生进行朗读和识别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3.句子构建

(1)教师示范使用生字词构建句子,并进行解释。

(2)学生进行句子构建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4.短文阅读

(1)教师朗读短文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学生进行短文阅读和理解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5.课文朗读

(1)教师朗读课文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理解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六、教学评价

1.通过每节课的练习和作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2.通过口头测试和笔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平时观察和听课记录,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30个汉字,并能正确使用它们。

2.能正确识别并朗读20个生字词。

3.能正确使用20个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4.能正确读出10篇短文并能理解其大意。

5.能正确朗读15篇课文,并能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1.汉字的学习:学习30个常用汉字的书写和使用方法。

2.生字词的学习:学习20个生字词的识别、朗读和使用方法。

3.句子构建:使用20个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练习。

4.短文阅读:学习阅读10篇短文并理解其大意。

5.课文朗读:学习朗读15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

1.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使用。

2.生字词的正确识别和朗读。

3.句子构建的正确方法。

4.短文的理解和朗读。

5.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书写和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1.汉字的学习

(1)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并模仿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2.生字词的学习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的发音和识别方法。

(2)学生进行朗读和识别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3.句子构建

(1)教师示范使用生字词构建句子,并进行解释。

(2)学生进行句子构建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4.短文阅读

(1)教师朗读短文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学生进行短文阅读和理解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5.课文朗读

(1)教师朗读课文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理解练习,纠正错误并积极参与。

六、教学评价

1.通过每节课的练习和作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2.通过口头测试和笔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平时观察和听课记录,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一年级下册(以下简称第二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课文编选的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儿童兴趣、知识等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的:

  1、《元宵节》——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

  2、《家园》——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3、《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4、《植物》——热爱自然,了解植物及一些生长知识

  5、《动物》——热爱自然,了解动物及一些生长知识

  6、《爱护》——珍惜、保护环境

  7、《愿望》——合理的、善良的个人愿望,努力实现愿望

  8、《认真》——认真做事(有一点植物知识)

  9、《车的世界》——认识车,浅显认识社会生活

  10、《雨》——热爱自然,互相帮助

  11、《星空》——热爱自然,了解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学一点天文知识

  12、《朋友》——友谊

  13、《时间》——珍惜时间,利用时间

  14、《丁丁冬冬学识字》——感悟汉字

  15、《长大》——理解成长的含义

  16、《快乐》——乐观生活,助人为乐

  第二册的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特别是增多了反映儿童生活的篇目,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同时也注意了保持一册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二、目的和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52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教学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1、《元宵节》7课时

  2、《家园》7课时

  3、《春天》9课时

  4、《植物》8课时

  5、《动物》6课时

  6、《爱护》8课时

  7、《愿望》8课时

  8、《认真》8课时

  9、《车的世界》5课时

  10、《雨》8课时

  11、《星空》8课时

  12、《朋友》7课时

  13、《时间》7课时

  14、《丁丁冬冬学识字》8课时

  15、《长大》8课时

  16、《快乐》7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具体教学计划(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