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

时间:2014-03-03 07:31: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a. 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b. 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c.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证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机;

b.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

a. 认识自然数和零的概念;

b. 掌握0~1000之间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加法和减法

a. 掌握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

b. 进一步掌握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乘法和除法

a. 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b. 掌握乘法口诀和除法口诀;

c.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4. 数的排序和比较

a. 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b. 进一步掌握三个及以上数的排序和比较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数学相关的内容。

2. 教学展开:依次介绍和讲解上述教学内容,并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解答。

4. 拓展延伸: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他们进一步挑战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小结。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数学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a. 熟练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b.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c.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证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机;

b.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

a. 复习自然数和零的概念;

b. 进一步认识负数和小数的概念。

2. 加法和减法

a. 复习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b. 进一步掌握十以外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乘法和除法

a. 复习乘法口诀和除法口诀;

b.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4. 分数

a.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b.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进一步运算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展开:依次介绍和讲解上述教学内容,并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解答。

4. 拓展延伸: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他们进一步挑战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小结。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数学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三(2)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上学期三(2)平均分在80分左右,及格率为95%左右,优秀率为65%以上。三年2班优秀生比较突出。班级后进生与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能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5、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7、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8、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9、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10、立足“数学家摇篮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