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经典3篇】

时间:2016-07-07 02:28: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主要关注数的认知、数的运算、几何图形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有趣且互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们的教学计划:

一、数的认知

1. 数字的认识: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学生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准确地念出和写下这些数字。

2. 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操作。

3. 数的顺序:通过数的排列游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并能准确地按顺序念出一定范围内的数字。

4. 数的位置:通过地图导航和方向指引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和减法的认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故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通过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情境中。

3. 加法和减法的运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三、几何图形

1. 平面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实物操作,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正确地辨认和命名这些图形。

2. 平面图形的性质:通过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如边数、角数和对称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比较。

3. 平面图形的构造:通过折纸和剪纸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构造各种平面图形,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数据分析

1. 数据的收集: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收集各种数据,并能用表格和图表来整理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含义,并能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 数据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并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和成长。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学生们会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水平。下面是我们的教学计划:

一、数的认知

1. 数字的认识:通过数的拼图和数的记忆游戏,让学生逐渐熟悉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准确地念出和写下这些数字。

2. 数的比较:通过数的大小排序游戏和数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操作。

3. 数的顺序:通过数的连线游戏和数的顺序排列练习,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并能准确地按顺序念出一定范围内的数字。

4. 数的位置:通过数的寻宝活动和数字地图的绘制,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和减法的认识:通过数的拼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通过数的运算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情境中。

3. 加法和减法的运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三、几何图形

1. 平面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实物操作,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正确地辨认和命名这些图形。

2. 平面图形的性质:通过图形分类游戏和图形拼图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比较。

3. 平面图形的构造:通过图形折纸和图形拼贴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构造各种平面图形,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数据分析

1. 数据的收集: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收集各种数据,并能用表格和图表来整理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含义,并能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 数据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并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和成长。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学生们会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