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3篇)

时间:2012-03-03 08:12: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1-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理解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术语,如大、小、相等等。

4. 能够用图形和实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a.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熟练掌握1-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b. 进行数的比较,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大、小、相等等。

c. 进行数的排序,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2.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a.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b. 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a.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b. 进行图形的分类,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特征将一组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教师利用图形卡片和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术语,如大、小、相等等。

4. 学生能够用图形和实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1-10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能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术语,如整数、零、百位、十位、个位等。

4. 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运算。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a.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熟练掌握1-10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b. 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2. 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a.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b. 进行一些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a.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b. 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运算,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教学方法: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教师利用分数图形和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10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生能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术语,如整数、零、百位、十位、个位等。

4. 学生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运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