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精彩3篇)

时间:2018-02-09 05:20: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 篇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课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实施这些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相同,因此课程改革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能力组,给予他们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数学题目,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数学课程改革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和交流的学科,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最后,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 篇二

数学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因此课程改革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能力组,给予他们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数学题目,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数学课程改革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和交流的学科,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最后,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 篇三

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

  案例1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的教学片断。

  出示例题:9+4=?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9+4=13

  生2:我是掰手指一个一个地数手指9、10、11、12、13。

  生3:我是摆小棒。

  生4:我知道9+3=12,那么9+4=13。

  生5:9+4=13,因为9和4组成13,所以9+4=13。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你们再想一想。

  生:我还有。因为9+1得10,4减1得3,所以10+3=13。

  师:(很高兴)对,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叫凑十法,我们以后就都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现在你们跟老师读几遍。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并带读.

  生跟老师读。

  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伴随着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正是因为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仔细地倾听、理解学生的`算法,鼓励和赞赏学生想出的不同算法,学生的计算热情高涨。本节课中,“凑十法”应是较好的一种方法,是算法的优化,但优化应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最优解法。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多样化的算法应该是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发现的,不要把现成的方法教给学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计算方法,不要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命令学生都采用某种自认为“好”的算法。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对于像“凑十”这样典型的计算方法可采用一定的方式适当引导,逐步掌握避免求一律。

  案例2

  苏教版《认位置》的教学片断

  师导入:同学们,请起立,我们一起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生跟着老师做。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等下再请几位同学说。

  学生互相说。

  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你们想发言怎么办呢?

  生1:举手。

  生2:老师让说后再说。

  师:对呀,如果大家一起说,就听不清了,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老师让说,再站起来说,表示对老师对同学有礼貌。

  那么,想发言举哪只手呢?(举右手)

  师:哪只手是右手,哪只是左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吃饭拿筷子用右手,另一边是左手。

  生2:写字用右手,另一只是左手。

  生3:右手力气大,左手力气小。

  师:请起立,我们再做一次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

  左手握拳头,右手举起来,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学生边做边开心地大笑)

小学数学课改案例的反思参考(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