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推荐6篇)

时间:2013-09-05 04:27: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语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拼音和基本字词。

2. 数学:能够正确书写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初步认识几何图形。

3. 英语:能够正确朗读英语单词和简单的短语,初步掌握日常用语。

4. 科学: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认识天气变化和季节变化。

5. 社会:认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

1. 语文

(1)课文: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拼音:学习常见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初步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

(3)基本字词:学习一些常见的字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数学

(1)数字:认识0-100的数字,学习正确书写数字的方法。

(2)加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方形、三角形等。

3. 英语

(1)单词: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通过朗读和记忆,掌握英语的基本发音和意义。

(2)短语: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短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日常用语: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用语,如问候、介绍等。

4. 科学

(1)动植物:认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天气变化: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原因和特点,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3)季节变化:认识四季的变化特点,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和自然景观。

5. 社会

(1)家庭:认识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学校:了解学校的基本组织和功能,认识学校的环境和规则。

(3)社区:认识社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三、教学方法

1. 语言输入法:通过朗读和听说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表达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语文:通过课堂作业和朗读评测,评价学生的识字和表达能力。

2. 数学:通过练习册和小测验,评价学生的计算和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

3. 英语:通过听力和口语测试,评价学生的发音和日常用语的掌握情况。

4.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评价学生对动植物和天气变化的了解程度。

5. 社会: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语文:能够正确书写字母和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 数学: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初步认识数的大小和顺序。

3. 英语:能够正确朗读英语字母和单词,初步掌握日常用语和简单句子。

4. 科学:了解一些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培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5. 社会:认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培养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文

(1)字母:认识26个英文字母,学习正确书写字母的方法。

(2)词语:学习一些常见的词语,通过朗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文: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数学

(1)加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2)数的大小和顺序:认识0-100的数字,学习数的大小和顺序的概念。

3. 英语

(1)字母: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和书写,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单词: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通过朗读和记忆,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

(3)日常用语和句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用语和简单句子,如问候、介绍等。

4. 科学

(1)物体:认识一些常见的物体,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现象:观察和探索一些常见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5. 社会

(1)家庭:认识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学校:了解学校的基本组织和功能,认识学校的环境和规则。

(3)社区:认识社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三、教学方法

1. 语言输入法:通过听说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表达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语文:通过课堂作业和朗读评测,评价学生的字母书写和课文理解能力。

2. 数学:通过练习册和小测验,评价学生的加减法运算和数的大小顺序的掌握情况。

3. 英语:通过听力和口语测试,评价学生的字母发音和日常用语句子的掌握情况。

4.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评价学生对物体和现象的认知和观察实验能力。

5. 社会: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情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九课。本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备注

  第一到三周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与室内游戏5了解掌握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教育学生按游戏的方法规则进行游戏。

  第四周走和跑3知道走和跑的正确方法,培养走和跑的正确姿势。初步学会能眼看前方标志物前脚掌着地的自然快跑。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快速跑的能力,乐于重复练习,并在练习中获得个体心理上的满足。走时上体正直,起踵脚尖朝前,走得直,听信号快速起动,迅速向前跑出。眼看前方,用前脚掌着地的自然快跑,摆臂动作自然协调。

  第五周跳跃2知道前脚掌着地起跳的双脚同时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初步学会前脚掌用力蹬地起跳,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动作正确熟练协调。发展力量等身体素质和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灵敏、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用前脚掌蹬地起跳,动作连贯协调。着地时屈膝缓冲轻巧落地,蹬地起跳和摆臂动作协调。

  第六周投掷3知道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动作要领。初步学习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诶样正确的挥臂动作和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投掷能力和上肢力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品质。肩上屈肘,自然挥臂控制好投掷的准确性。肩上屈肘、肘关节朝前,自然挥臂的动作协调。背后过肩,自然挥臂协调。小沙包15-29只

  第七周攀爬3记住最简单、最基本的爬上爬下的方法,初步学会最简单最基本的手脚并用的爬上爬下的动作。促进上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发育,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学会最简单的手脚并用的爬越障碍物的基本方法。手抓紧,脚踏稳,器械手和脚的动作协调配合,脚一蹬地,另一脚踏上器械,通过障碍,两腿协调落地轻稳。

  第八到九周技巧2学生懂得前后左右滚动的动作要领。学会保护身体原来的姿势向前、后、左、右滚动的方法,发展平衡感和控制身体的能力,初步学会前滚翻的方法,要求滚翻时头的后部先着垫。学习前滚翻动作连贯方向正确。团身紧,依次着垫。重心前移,称手臂,团身,蹬地推手用力均匀。协调、连贯、正直。垫子四块

  第十到十四周游戏8记住游戏的名称方法及规则,按游戏的方法,规则进行游戏。

  第十五到十六周韵律活动和舞蹈3了解和掌握新学舞蹈和集体舞的动作方法,教会学生小碎步,踏跳步,踵趾步三种舞步和小火车,集体舞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原地和行进中配合手臂动作作出踏跳步,踵趾步,随意应节拍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第十七到十八周选用教材3按所选教材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贯彻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3、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水平一和五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 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制订本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25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 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

  2、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

  3、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低年级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一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如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与理解力都较差的等特点。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教师要加强:

  1、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多利用宣传栏和广播站等形式,对运动成绩和思想品质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加强体育练习。

  3、断学习和改进练习方法,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简单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

  4、多进行游戏和身体能力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