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最新3篇)

时间:2016-06-09 01:12: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3. 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4. 培养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b. 空气的压力和流体的压强;

c. 溶解和结晶。

2.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a.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

b.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

c.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3. 科学观察和实验:

a. 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b. 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a. 提出有关物质和生物的问题;

b. 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评价方法:

1. 日常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 问题解决评价: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天体运动和地理环境;

2. 了解电和磁的基本知识;

3. 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4.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 天体运动和地理环境:

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 四季变化的原因;

c. 地球的地理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2. 电和磁的基本知识:

a. 电的基本性质和电路的组成;

b. 磁的基本性质和磁场的产生。

3. 科学实验方法:

a. 观察和描述天体运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

b. 进行简单的电和磁实验,探究电和磁的基本性质。

4. 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a. 提出有关天体运动、地理环境、电和磁的问题;

b. 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天体运动和地理环境,以及电和磁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

1. 日常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 问题解决评价: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主要目标

  《科学》五年下册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1、“沉和浮”单元,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他是物质固有的特征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学生通过本单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2、“热”单元,本单元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3、“时间的测量”这个单元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中到机械擒纵器,在制作计时工具的时间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4、“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传和公转,自传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上的学习,小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是处于模仿为主的阶段,而且大部分同学对实验还是停留在动手为主,思考缺乏的状态下。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关键是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的学习习惯。

  四、具体措施

  本学期在合作学习及记录习惯的养成方面仍旧不能松懈,继续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及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学期为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施是: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坚持积累每一粒“沙”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通过控制材料来调控学生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等学习习惯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通过表扬奖励等方法正面引导学生养成敏于思考、善于倾听、乐于交流等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品质。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放大课堂,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堂外的学习探索,以减少“动手饥饿”,培养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6、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8、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