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优选6篇】

时间:2011-07-08 02:25: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小学教学中,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计划既是教师的指南,也是学生的学习依据。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份小学教学计划的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以小学一年级数学为例,教学内容包括:

1. 数字和数量:认识0-9的数字和数量的概念,学会正确书写数字。

2. 加法和减法: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数量比较:学习数量的大小比较,能够正确比较大小关系。

4. 图形认识: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方、三角形等,能够正确辨认和描述图形。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2. 新知讲解:以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一些扩展和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计划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观察评价等。评价结果可用于教学调整和学生个别辅导。

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以上是一份小学教学计划的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学计划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小学教学计划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份小学教学计划的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为例,教学内容包括:

1. 识字学习: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语法知识: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词义、句型等,能够正确运用。

3.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新课、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2. 新知讲解:以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一些扩展和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计划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观察评价等。评价结果可用于教学调整和学生个别辅导。

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以上是一份小学教学计划的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学计划 篇三

  《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惯彻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性,开拓创新性,纲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表述,是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少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进行有序有效的做出客观评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贯彻新课标,运用新理念整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基础。本学期根据体育《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以跑、跳为主,在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跳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级跳等;在发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掷实心球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垫上练习和简单体操为主。

  二、教学目的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本学期中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

  1、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及1分钟跳绳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五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跳远,掷实心球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及身体姿势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发展及提高。

  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

  1、跑和游戏

  2、跳跃与游戏

  3、投掷与游戏

  4、小篮球的基本技术与游戏

  5、韵侓操与游戏

  6、武术的基本技术

  7、体育与心理健康

  8、考核

小学教学计划 篇四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重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作用,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本单元力求让儿童掌握有意义的知识为出发点,改变过去把学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的状况,让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三、本期教学目的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教具准备及专题实验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等

  专题实验:《说声谢谢》

小学教学计划 篇五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共有学生93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掌握的比较扎实,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能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上课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作业能够及时完成,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有待于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的教学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学期重要教学内容。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1.数位顺序表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6、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7、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进度

  周次 起至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2.17—2.23 四则运算(4课时)4

  2、2.24—3.2 四则运算(2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4

  3、3.3—3.9 位置与方向(4课时)4

  4、3.10—3.16 单元检测(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课时)4

  5、3.17—3.23 加法运算定律(1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4

  6、3.24—3.30 简便计算(4课时) 4

  7、3.31—4.6 营养午餐(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3

  清明放假

  8、4.7—4.13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1课时) 4

  9、4.14—4.20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生活中的小数(1课时) 4

  10、4.21—4.27 生活中的小数(2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4

  11、4.28—5.4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3

  五一放假

  12、5.5—5.11 单元检测(2课时)三角形(2课时) 4

  13、5.12—5.18 三角形(2课时)图形的拼组(2课时) 4

  14、5.19—5.25 单元检测(2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 4

  15、5.26—6.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4

  16、6.2—6.8 统计(4课时) 4

  17、6.9—6.15 数学广角(4课时) 4

  18、6.16—6.22 单元检测(2课时)小管家(1课时)总复习(1课时) 4

  19、6.23—6.29 总复习、期末考试(4课时) 4

小学教学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落实基本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际锻炼的过程和效果,紧扣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自觉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年级情况分析:

  三、六年级一共有三个教学班,大约共有学生185人,上学期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期末内容测试,大部分学生在各项测试中能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格率达到有95%,优秀率有60%。但是在跑和体操垫上技巧的细节方面的'掌握还有些欠缺,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掌握田径项目耐久跑当中的定时跑、追逐跑以及耐久跑的起跑姿势和方法;跳远项目当中的立定跳远和蹲踞式跳远的方法和技巧;篮球项目当中的运球、接球和投球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在以上内容当中,根据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划分不同的重难点内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常识。而径类项目中跑的内容学生接触得较多,而且小学生的年龄段特征及爱好各异,对田类和球类的接受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

  六、教学措施:

  1、与学生配合模拟演示,讲解、示范

  2、领做指导学生模仿练习,动作协调连贯

  3、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比赛

  4、指导分组练习并相互纠正、观摩、交流和评价

  5、选拔优秀生进行展示

  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安全教育课:体育课的要求须知

  2复习上学期内容:垫上技巧系列动作

  3耐久跑——定时跑

  4耐久跑——追逐跑

  5长跑的起跑技巧——站立式起跑

  6耐久跑的考核:800米测试

  7素质拓展练习:连续蛙跳

  8立定跳远练习

  9助跑式跳远——蹲踞式跳远

  10蹲踞式跳远考核

  11趣味游戏

  12球类(球性)练习——运球相互拍球

  13球类练习——运球接力赛

  14球类练习——单手肩上投篮

  15球类练习——胸前传接球

  16球类练习——行进间的胸前传接球

  17期末复习

  18期末内容测评:立定跳远、定点肩上投篮、400米跑

小学教学计划【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