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8-01-02 05:19: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一

课程名称:雨天的探索

适用年龄:3-4岁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水的来源和作用,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雨水的来源和作用;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

1.图片或绘本《雨水的故事》;

2.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雨水收集器;

3.干净的容器和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与幼儿围坐在一起,询问他们对雨水的了解和观察;

2.出示图片或绘本《雨水的故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雨水的认识和经历。

二、探究(15分钟)

1.带领幼儿一起观察雨水收集器里的雨水,引导幼儿观察雨水的颜色、状态等;

2.鼓励幼儿亲自动手,用干净的容器接一些雨水,观察水的变化;

3.引导幼儿思考:雨水是从哪里来的?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三、讨论(10分钟)

1.组织幼儿讨论雨水的来源和作用,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了解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与幼儿讨论植物需要雨水的原因;

3.鼓励幼儿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雨水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四、延伸活动(15分钟)

1.分组进行小实验:用干净的容器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水倒掉,观察水位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没有雨水,我们的水源会有什么变化?

2.带领幼儿观察室内或室外的植物,了解它们是如何吸收雨水的;

3.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雨水收集器,让幼儿亲自体验收集雨水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

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雨水的来源和作用;

2.鼓励幼儿表达他们对雨水的新认识和体会。

六、课堂延伸(5分钟)

1.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幼儿园的其他场所观察雨水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长或老师分享;

2.在户外环境中进行雨水观察和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二

课程名称:雨天的创意绘画

适用年龄:3-4岁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意思维;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意思维;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图片或绘本《雨天的色彩》;

2.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干净的容器和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与幼儿围坐在一起,询问他们喜欢绘画吗?最喜欢绘画什么?

2.出示图片或绘本《雨天的色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色彩和绘画元素。

二、创作(15分钟)

1.鼓励幼儿模仿图片中的绘画元素,用彩色纸和颜料进行自由绘画;

2.提供一些雨天相关的素材,如伞、雨滴等,鼓励幼儿用创意的方式将它们加入到自己的绘画中;

3.引导幼儿思考:雨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颜色和感觉?让幼儿用颜料和画笔来表达。

三、交流(10分钟)

1.组织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绘画时的感受和想法,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四、合作创作(15分钟)

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创作一幅大型画作;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雨中的花园”、“彩虹与雨滴”等;

3.鼓励幼儿在大型画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尝试不同的绘画方式和材料。

五、总结(5分钟)

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的创意和表达;

2.鼓励幼儿表达他们对绘画的新认识和体会。

六、课堂延伸(5分钟)

1.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幼儿园的其他场所继续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感受;

2.在户外环境中进行绘画活动,观察自然景观并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三

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设计意图

  曾看到国外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讲过:“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更使他们感受美。”我觉得,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中,她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而,我根据季节特征及孩子们生活的经验选择设计了《雨天的蜗牛》。该活动是融渲染、剪、粘于一体的美术综合活动,在塑造和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帮助。并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认识巩固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发展小肌肉动作进一步培养了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从幼儿发展水平及认识能力出发,我为本活动制订了两条目标:

  1、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

  2、感受色彩的美,增强动手能力。

  由于在日常美术活动中较多地是进行一种技能或方法的学习,而在本活动中,巧妙地综合了各种美工手段,所以将本活动的重点定于“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潜移默化与暗语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述、示范引导中使幼儿主动地感受、感觉各手段的运用,使之表现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的自主性。虽说日常活动中也时常渗透着剪,但这一材料的提供都画有实线或虚线,而在本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更上一层(空白色纸上剪出大、小圆及长方形)。对幼儿的剪能力又有了新的挑战,因此将“学习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大小不同的圆”定为难点。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眼神、动作、手势的提示使幼儿了解剪圆的方便方法,并在自己操作中探索、寻求更佳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本活动主要分二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教师示范为主,第二环节在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创作中展开。

  第一环节的展开与进行,在本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明显、夸张的动作及富有暗示地眼神引导幼儿感受制作的整一过程,为目标及重难点达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其实也是本活动进行的特点)

  活动中没有出现一句特指性的语言,都是在教师带有提示的动作中进行的。“滴答、滴答,下起了雨,小雨从天上慢慢落了下来……”(既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优美又使幼儿感受到雨是从上到下落下来的。)

  第二环节(目标达成并检验目标的过程)是幼儿探索、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站到了合作者、欣赏者的位置上,鼓励引导幼儿自主去发现,主动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形体概念(剪圆),巩固空间方位(摆放蜗牛身体)并充分感受了色彩的美,从而达成重点与难点。

雨天的蜗牛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