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实用3篇)

时间:2016-09-05 06:39: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标题:探索手的魔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手的认识和探索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手的形状和功能。

2. 手的表演和变变变。

教学准备:

1. 《小手变变变》的图画书。

2. 手影戏道具。

3. 不同形状的手纸板剪影。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询问他们手的形状和功能。

- 介绍手的不同形态和功能,并鼓励幼儿举手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经验。

2. 学习环节(20分钟)

- 呈现《小手变变变》的图画书,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故事。

- 借助手影戏道具,演示不同手的形状和动作,让幼儿模仿并尝试自己表演。

- 分发不同形状的手纸板剪影,引导幼儿观察形状,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有趣的手形表演。

3. 创作环节(20分钟)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做各种表演和变变变。

-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表演,互相欣赏和学习。

4. 总结环节(10分钟)

-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和感受。

- 结合故事和表演,帮助幼儿总结手的形状和功能,强化对手的认识。

-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最有趣的手形表演。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动手,尝试不同的手形和动作。

2. 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手影戏道具,继续探索手的魔力。

3. 增加其他与手相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画手形等。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表演和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幼儿对手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标题:探索手的魔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手的认识和探索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手的形状和功能。

2. 手的表演和变变变。

教学准备:

1. 《小手变变变》的图画书。

2. 手影戏道具。

3. 不同形状的手纸板剪影。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询问他们手的形状和功能。

- 介绍手的不同形态和功能,并鼓励幼儿举手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经验。

2. 学习环节(20分钟)

- 呈现《小手变变变》的图画书,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故事。

- 借助手影戏道具,演示不同手的形状和动作,让幼儿模仿并尝试自己表演。

- 分发不同形状的手纸板剪影,引导幼儿观察形状,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有趣的手形表演。

3. 创作环节(20分钟)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做各种表演和变变变。

-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表演,互相欣赏和学习。

4. 总结环节(10分钟)

-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和感受。

- 结合故事和表演,帮助幼儿总结手的形状和功能,强化对手的认识。

-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最有趣的手形表演。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动手,尝试不同的手形和动作。

2. 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手影戏道具,继续探索手的魔力。

3. 增加其他与手相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画手形等。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表演和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幼儿对手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 篇三

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印的印制方法,尝试想象添加使之变成生动有趣的图形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

  3.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范例画,幼儿操作用的绘画纸、笔、染料、盘子、抹布。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自然导入本活动。

  2.说说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师:老师的手能变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教师示范手印并添画成动物(并提出要求:在印制过程中,用了那些手指头?印时手指头有没有变化?)

  师:请幼儿来尝试手印、指印。

  3.教师出示范例画,请幼儿观察手印变成的图形。

  教师讲解印画过程,并加以示范。

  4.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拓展:欣赏水墨手印画,启发幼儿尝试不同形式去创作,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活动目标

  1、根据手形的变换联想各种事物,并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变出各种生动的图案。

  2、运用手的造型,想象创作意愿画。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手形的变换联想各种事物,并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变出各种生动的图案。

  活动难点:大胆发挥想象根据手形变换来联想相关的事物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玩过“小手变变变”的游戏。

  2、绘画纸、水彩笔、范画。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教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个手指游戏,好吗?(好)一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兔跳跳跳,三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螃蟹爬呀爬。五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老虎啊呜。

  教师:“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请谁来说一说。幼儿说出名称。

  2、教师用手做出各种造型。

  老师:小手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也能够让我们想出许多东西。看,老师的手这样放,你觉得像什么?

  幼儿:像老鹰、像蝴蝶、像鸽子……

  老师:两手指尖相对像什么?

  幼儿:像一座橋、像……

  老师:小手还可以怎样摆放,小朋友自己试一试,互相说一说。

  3、教师示范画手形画。

  教师: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画)是什么画呀?(手形画)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画吧,先把左手摆好手形,然后再用黑色的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并自己想象添画漂亮的图案。可以画跟老师不一样。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涂上漂亮颜色。沿手的边缘描画

  4、利用小手的变化创作意愿画。

  老师:我们边玩小手变变变的

游戏,边用照相机把你变的东西拍下来,在照片框(绘画纸)里用彩笔画下来,看看你能够把小手变成什么好吗?(好)

  5、教师指导幼儿作画。帮助作画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幼儿变换各种手势,引发联想,促使幼儿大胆表现。

  结束部分:讲评幼儿作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表扬幼儿与众不同

  活动目标:

  1.会画手印,并能根据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尝试给手掌任意添画。

  2.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手形象的造型能力。

  幼儿合作绘画能力的培养,对手的造型进行大胆夸张的装饰、添画,并且能通过互相合作绘画创作出不同造型和不同风格的手型画。

  活动过程:

  一、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导入新课)

  提问:小手除了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干什么?(手的作用)

  二、示范画手

  今天我们来把自己的小手画下来,怎么画呢?有什么好方法?(幼儿讨论回答)

  第1步:画手印。(左手放在纸上,右手用记号笔把手的形状描下来,可以是不同方向,也可以是五指并拢,也可以是五指分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手指形状,会有不同的效果,画第2个手印时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合作画手,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第2步:添加想象。(尝试根据描画的手印或手型,用各种线条和图形添画成具体或抽象的物体。比如简单的“跳舞的小手”,复杂的“螃蟹大哥”等,幼儿互相讨论回答。)

  第3步:欣赏老师的手印画,说说用到了哪些线条和图形?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

  三、幼儿作画

  1.幼儿几个人一组,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和同伴互相合作,鼓励幼儿大胆下笔,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2.添画过程中指导幼儿尽可能用到各种线条和图形,使画面丰富、饱满,具有美感。

  3.沿着手印画的轮廓用油画棒涂上漂亮的颜色。

  四、展示交流(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活动区)

幼儿《小手变变变》的教案设计(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