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优质3篇】

时间:2019-03-03 03:25: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设计了以下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口诀表,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几何图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3.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运算,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和计数

2. 两位数的加减法

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4. 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5.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

1. 日常测验: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合作精神等。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的学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设计了以下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的乘法;

2.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代数运算,能够进行代数式的化简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口诀表的掌握

2. 两位数的乘法

3. 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

4.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创新教学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

1. 日常测验: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合作精神等。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的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认识图形(三),米、千克的认识,表内乘法(一)(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表内除法(一)(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掌握2~6的乘法口诀。

  3、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

  4、掌握乘除法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书写答案。

  5、认识长度单位米和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米、1千克的观念。

  6、直观认识圆柱和球。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

  略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册教学计划【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