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的教学设计(实用3篇)

时间:2015-03-06 01:43: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陈情表》的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陈情表》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 学习《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陈情表》的情节和主题;

2. 理解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 探讨《陈情表》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

1. 理解《陈情表》中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

2. 分析《陈情表》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陈情表》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陈情表》的阅读材料和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陈情表》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引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分析文本:学生阅读《陈情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和主题,理解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 探讨意义:学生讨论《陈情表》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了解其在古代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

4. 情感表达:学生分析《陈情表》中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思考作者的用意和目的;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

1. 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

3. 举办文学研究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课后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陈情表》的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陈情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分析《陈情表》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

1. 探究《陈情表》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

2. 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3. 理解《陈情表》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

1. 理解《陈情表》中的政治内涵和时代背景;

2. 分析《陈情表》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陈情表》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陈情表》的阅读材料和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陈情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分析文本:学生阅读《陈情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理解其艺术效果;

3. 探讨意义:学生讨论《陈情表》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了解其在古代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

4. 主题分析:学生分析《陈情表》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探讨作者的用意和目的;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

1. 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和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素养;

3. 举办文学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见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课后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评价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批判能力。

《陈情表》的教学设计 篇三

《陈情表》的教学设计模板

  A.识记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

  B.鉴赏文章构思技巧,揣摩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初中曾学过《出师表》,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表现孔明鞠躬尽瘁的忠心,也“常使英雄泪满襟”,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与《出师表》齐名的是李密的《陈情表》,人言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后人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1.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进行检查,打牢基础。(投影)

  A.对加重实词进行解释

  慈父见背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衿育 不衿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B.注意多义虚词“以”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设疑,了解文章内容

  你认为“情”在文中有哪几层含义?试用文中的话概括。

  (1)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忠情。“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3.探究问题

  (1)李密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请求时,碰到了什么困难?

  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李密处在二难境地,特别是李密乃亡蜀之臣,如不应诏,会招来杀身之祸。

  (2)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出于情,归于理。李密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述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先尽孝,再尽忠,亦合情合理。晋武帝阅表后,竟赞扬他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但停诏,而且给予优厚待遇: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从这惊人的效果,足见这篇文章写得多么成功。

  4.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它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用词委婉,感情真挚。

  《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敏感的问题。文中用了不少婉词,比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用“猥以微贱”“犬马怖惧”等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终于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

  可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语言加以分析。

  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崇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2)语言骈散并用

  借着排比、对偶句式整齐而和谐的`节奏,反复强调语意,情感也得以加强,往往通过内容上的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来表达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突出李密无所适从的心态。“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通过“祖母”与“臣”的两情相依、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的拳拳孝心。

  让学生找出另外的句子加以分析。

  阅读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一段,进一步体会文章真挚感情的表达形式和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孝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于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己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仅仅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性。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对“孝”的再认识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封建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伦理观,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

《陈情表》的教学设计(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