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实用3篇】

时间:2019-06-04 08:26: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注意力、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控制网络游戏,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游戏;心理健康;青少年;影响;对策

1. 引言

网络游戏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帮助策略提供依据。

2. 方法

2.1 参与者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参与者。

2.2 测量工具

使用了自编问卷和心理测量工具,包括青少年注意力水平问卷、青少年情绪调查表和青少年人际关系问卷。

3. 结果

3.1 注意力

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会导致青少年的注意力分散,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

3.2 情绪

网络游戏中的竞争和压力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

3.3 人际关系

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青少年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容易导致孤立感和人际关系问题。

4. 对策

4.1 家长监管

家长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时间的监管,确保他们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4.2 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活动

学校和社区应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艺术和社交活动,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4.3 心理辅导

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应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改变不良习惯。

5. 结论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完全负面。通过合理的监管和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控制网络游戏,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欢, 李明, 陈丽.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10(2): 87-92.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高中生手机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生手机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分析的方法,对2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管理手机使用,提升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使用;学习成绩;影响;对策

1. 引言

随着手机的普及,高中生的手机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然而,手机使用是否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手机使用对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期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相关建议。

2. 方法

2.1 参与者

本研究选取了2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参与者。

2.2 测量工具

使用了自编问卷和学习成绩分析法,通过问卷了解高中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并对其学习成绩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手机使用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高中生学习时间的减少,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3.2 分心因素

手机使用时的社交媒体和游戏等功能,容易分散高中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3.3 晚间使用

研究还发现,晚间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高中生的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成绩。

4. 对策

4.1 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定

学校和家长应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定,限制高中生在学习时间和晚间使用手机的时间。

4.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手机使用对学习的干扰。

4.3 睡眠管理

高中生应该重视睡眠的重要性,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晚间过度使用手机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5. 结论

手机使用对高中生学习成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重视睡眠管理,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管理手机使用,提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艳, 王晶. 高中生手机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2017,39(6): 91-93.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篇三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10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 细致描绘》

  10年10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10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10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10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0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0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 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学校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学校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10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学校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2011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 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符合《语文 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符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符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苏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鉴赏能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表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建议。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轻松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可以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2011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 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名师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直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能力和批评鉴赏能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b.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 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内容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达到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c.一直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能力。

  2009年10月朱建荣老师对全市骨干教师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作文评讲课。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好评,也为小组内教师作了示范,2010年上半学期研究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学校开了一节课题研讨课。通过开课、研讨,大家的指导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们总结了很多文章,朱建荣《学生评讲作文——一举多得》和《生态课堂——给学生的天空》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她还总结有论文《乐学乐教——生态作文师生的精神风貌》、《高素养——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显示了生长性原则》(已发表)、《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体现了生本性原则》、《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丰富了读写结合的含义》、《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课》、《我是怎样教学生互批互评的》等(待发)。施路平《对作文评改的几点建议》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另外朱建荣开了两次市级作文评讲公开课(2009年9月和2010年11月),在2010年11月施路平和郑咏梅各开了一节作文指导市级公开课。

  朱建荣指导学生史明珠作文《因你而美》发表在《作文导报》(09-5-14)瞿希能的《那一幕夕阳见证》发表在《科技信息报》(2011-3-7)指导印梦娇市作文竞赛一等奖。(2010年1月)闻兴羽的作文《那一次我真伤心》发表在《现代教育报》

  9.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优秀的批改作文。也积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学生评讲,由粗糙到细致了。有了“训练写作——互批互改——互评”完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由简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训练思路,评讲也有了系统性。老师们的反思也积累了起来。

  10.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视。著名特级教师蔡明和我市教研室书记袁建忠、市学科带头人朱治国、还有市基教科副科长顾松鹤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课后都认为值得推广。10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荐朱建荣面相全市开了一节展示课。我们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同,也在逐步推广中。

  七、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课堂上对课文的批注能力要进一步训练。批改作文也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次一个点来互批。学生评讲要坚持,评讲也要有针对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推荐文章:

1.《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2.高中语文 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3.《提高小组讨论效果的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4.《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5.中学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6.小学六年级语文 小课题开题报告

7.《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8.《灾区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