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计划(实用6篇)

时间:2015-02-09 06:12: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德育工作计划 篇一

德育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及实施步骤

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德育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德育工作计划可以明确学生需要培养的品德素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工作计划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活动和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学习等。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交能力等。

二、德育工作计划的实施步骤

1.制定德育目标。学校应该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如提升学生的品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并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相衔接。

2.制定德育活动和课程。根据德育目标,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和课程,如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组织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3.制定德育评价指标。学校应该制定德育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品德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不足之处。

4.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实施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5.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密切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结论: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计划 篇二

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

引言:德育工作计划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对于提升学生品德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

一、明确德育目标。首先,学校需要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如提升学生的品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目标应该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相衔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二、制定德育活动和课程。根据德育目标,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和课程,如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组织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和课程应该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可实施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三、建立德育评价指标。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品德评价。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学生的道德行为、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并能够量化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四、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实施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相关的德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密切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情况,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结论: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对于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明确德育目标,制定德育活动和课程,建立德育评价指标,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德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队建设为基、发展为重”,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上学期少先队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和雏鹰争章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工作和目标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各中队以爱国主义为龙头,继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教育,本学期适逢新中国成立即“国庆”60周年大庆的时机,少先大队将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各中队拟组建“红歌队”参加由大队组织的“红歌比赛”,国庆前后少先大队将主办“祖国在我心中”的小作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

  2、继续抓好各班的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严格执行“流动红旗”制度。要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净化校园空气,实现美好人际关系,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3、继续开展升旗手活动。各中队要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争光、有进步的队员为“升旗手”,让全体队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推进少先队阵地建设,促进队组织自身发展

  1、聘请新一届大队、中队辅导员,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队伍。

  2、举行新一届大中队委员选举,总结大队委员竞选的经验,通过民主推荐、集中竞选等步骤,选举出学生信任的和愿意锻炼自己的优秀的学生干部,组织成一支优秀的少先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重视班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实行竞选任期制。

  3、建好队校,利用这一阵地开展一年级队前教育、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举办队干部培训、加强鼓号队常规管理与训练、升旗手培训等,切实提高队员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坚持活动育人的思想,为我校少先队的发展提供的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注重“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活动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

  1、深入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以《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改)》为要求,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细、抓严、抓实,达到“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促使学生将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需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2、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利用节日资源,通过讲故事、谈心得、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教育队员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长辈,把关爱献给自然,把友爱献给他人,把珍爱献给自己,使少先队员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3、安全教育活动。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举办知识讲座,观看电视等形式,反复抓苗头倾向,让学生学会自爱、自护,促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三、本期具体活动安排:

  1、各班总结暑假生活,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制定新学期计划。做好防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2、各项常规工作恢复,红领巾礼仪岗、安全监督岗、节能岗,卫生检查岗,红领巾等。

  3、各中队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做好大中小队委员的改选工作。读书活动的相关事项安排。

  4、加强路队管理。迎国庆卫生大检查。出一期迎国庆黑板报。

  5、组织“红歌比赛”、“祖国在我心中”的作文比赛、绘画比赛。

  6、召开红领巾值日岗会议。

  7、班级环境布置及卫生评比,做好防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8、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

  9、检查读书活动成果,练写读书活动征文,演讲等。

  10、班级制度教育活动。

  11、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12、本月黑板报主题:安全在我心中。

  13、迎新活动。卫生大检查。

  14、学校进行复习迎考动员。

  15、期末各项评比工作。

  16、表彰本期活动中各类积极分子。

  17、资料收集工作和各项总结。

德育工作计划 篇四

德育工作计划 篇五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文化育人,和谐发展”,切实推进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全期德育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三、本学期班级德育工作基本要点: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行规方面:

  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强调《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将在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班主任每天在放学前进行一日总结,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 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2) 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和举行读书会,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进行教育,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

  4.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培养学生讲卫生,重礼仪,守纪律、爱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把每一个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要求各班干部严以律己,主动做到模范带头作用,督促班中的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力争上游。

  6、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通过班会课,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懂得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主动学习,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抓好两操的教育,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8、继续作好行为规范示范员、行规之星、行为规范示范班的申报、结合少先队优秀队员的评比,开展“群星闪耀”评比活动,以评比树榜样,促发展提高。

  9、家庭教育指导方面:

  召开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级家委会会议,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全面发展。

  10、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很大,本学期将会按照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计划 篇六

  一、工作思路:

  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研究意识,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努力帮助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促进我镇小学德育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推进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 “养成强化月”、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师生对习惯养成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探索小学生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途径。

  2、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创新研究,联系我镇实际,初步探索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4、继续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继续推进学校社团活动建设。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5、继续组织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安排:

  1. 3月总结20xx年工作并做好20xx年工作安排。

  2. 继续推进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

  3. 小学“养成教育强化月”,进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调研。

  4. 3——7月份:全县中小学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艺术节活动、庆 “六一”等系列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升旗活动、征文演讲活动、办板报、合唱、文艺汇演等形式,学习榜样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理想信念,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做出贡献。

  5. 4月中旬各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

  6. 3—5月份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选取个人兴趣点,继续深入学习研究。

  7. 7—9月份开展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

  8. (1) 10月下旬举办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

  (2) 组织小学大课间操评估。

  (3)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

  9. 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总结汇报会

  10. 11月份组织全镇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11. 12月下旬组织德育工作交流会:专题1---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3----德育工作课程化(含社团活动的开展)

德育工作计划(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